荀彧稍稍有些发愣,随后缓过神来,沉着应对刘奇提出来的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吾敬鬼神而远之!”
刘奇目光炯炯的看着荀彧,缓声说道,“文若,你就不想知道,本侯这腹中学问,是自何处得来?”
荀彧面色终于有了些许变化,语气中多了一抹说不出的惊惧之色,“侯爷,莫非……”
刘奇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天授之!本侯已经看到了一千多年之后,如今这世上大事,本侯皆尽掌于胸中。”
荀彧语气中带着一抹奇异的神采,“不知道,侯爷为何要告诉荀彧这些事情?”
刘奇直言不讳,丝毫不做隐瞒,“本侯想要你帮我。”
荀彧毫不犹豫的盯着刘奇,“侯爷,给荀彧一个帮你的理由?”
刘奇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开口问道,“文若可知这天下大势?”
荀彧缓缓说道,“自黄巾始,汉室衰退,几近亡矣!又有董卓祸国,时至今日,几近名存实亡,若侯爷能执三尺青锋,扫荡叛逆,则大汉可以中兴矣!若侯爷不能尽扫九州叛逆,则犹汉代秦之旧事矣!”
刘奇莫名的看了荀彧一眼,这家伙,似乎和历史上记载的荀彧,大有差别啊!
刘奇再次跳转了话题,“那文若可知,自光武中兴汉室之后,我大汉前二百载与后二百载有何异同?”
荀彧也不含糊,当即就给出了答案,“侯爷,前二百载,天子独断,公卿掌权,后二百载,外戚宦官多干政者,天子难以独断乾纲,不知侯爷以为荀彧所言中肯否?”
“对了一半!”刘奇毫不客气的作出评价。
荀彧轻笑道,“还请侯爷赐教!”
刘奇眼中闪过一抹利芒,开口道,“前二百载,世家滋生,后二百载,世家横行。前二百载先有霍光,后有王莽。后二百载,窦、邓、阎、梁、董、何,太后临朝、外戚干政。朝中公卿百官皆是世家显贵,多与外戚沆瀣一气,天子借宦官之势掌权,而宦官猖獗,公卿灭宦官而重扶外戚。”
刘奇语气中满是森然之意,“光武中兴,多倚豪族。看似大汉中兴,实则豪强横行,政令难通,本侯倒想问一句,自光武至今,这大汉,是我刘氏的大汉?还是这天下豪族的大汉?”
刘奇话语直指世家,荀彧在一旁不语,刘奇继续开口怒斥,“如今汝南袁氏袁绍兄弟,兖州曹孟德,倚仗家世,擅自攻伐州郡,可曾将朝廷放在眼中?这就是我大汉的豪强。”
荀彧这才开口劝慰,“侯爷,凡事都有利有弊,若无士族帮衬,天子也无力治理天下,纵有如袁氏兄弟这等害群之马,侯爷也不能否定我大汉士族的功劳。”
刘奇点了点头,没有肯定荀彧的话,也没有否定荀彧的话,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不知公达可知邓奉乎?”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