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悲痛,旁人不清楚,可三公九卿清楚的很,作为大司马的刘奇,与司徒张俭亦师亦友,此番张俭故去,对刘奇有多大的影响,张俭的陵墓,最终放在了刘表陵墓的不远处,刘奇亲手为其撰写碑文,表彰张俭功绩!
建安八年六月,仅仅时隔两个月,身为司空的陈纪撒手西归,享年七十四岁,刘奇同样以子孙礼事之,亲手为其撰写铭文,面对陈纪心中的不舍,刘奇明白陈纪的心结,自然在陈纪临死前应允了陈纪,刘氏不衰,陈氏不衰!
同月,弘文院大学士、襄阳学宫祭酒赵岐撒手西归,享年九十三;弘文院大学士,襄阳学宫祭酒任安撒手西归,享年七十九!
面对如此多的英才逝去,一时间,朝廷上下似乎又有了几分动荡,暗中矛头直指身为大司马的刘奇,此刻不同于刘表去世,刘奇守孝,可以在幕后徐徐图之!
建安七年十月,朝廷大军终于抵达永宁,张昭、张纮等人束手就擒,而就在朝廷大军抵达的次日,邓当、吕蒙二人率领一众人押解着周瑜进了永宁城。
建安七年年底,捷报传到朝廷,举国同欢,朝廷分豫章南部为庐陵郡,分会稽富春山以南的大片荒芜区域为南平郡,以豫章、庐陵、南平三郡为建州,设建州大都督府,以文聘文仲业为建州大都督,擢鲁肃为南平太守,擢陆儁为庐陵太守,擢洞庭水军大都督蒋钦为横海将军,兼领建州大都督府副都督,奉命组建建州水师,以章安、永宁、东治等城市为港口,逐渐向南扩展,剑锋直指交州!
至此,扬州地域大幅度缩小,虽然还有庐江、九江、丹阳、吴郡、会稽五郡之地,可都是富庶之地,只要稍加耕耘,那就是上州之地,作为后世人,对于地域的了解,刘奇远比旁人要了解清楚,当下就下令将广陵郡一分为二,东城、高邮一线以南,包括高邮在内,加上堂邑、舆、江都、广陵、海陵六县为广陵郡,划入扬州治下。以平安、射阳、盐渎、东阳、凌县、海西为射阳郡,归属徐州。
以破虏将军、广陵太守陈登暂领扬州刺史,废庐江大都督府,以原庐江大都督府长史刘晔刘子扬为庐江太守,以李通为丹阳太守,法正为丹阳郡丞,以王忠为会稽太守,庞统为会稽郡城,以于禁为吴郡太守,诸葛亮为吴郡郡丞,擢平夷大都督府右都督钟繇钟元常为九江太守!
至此,整个长江以南,除却交州偏远之外,其余地方已经尽数掌控在刘奇手中!同时,朝廷以杨修为平夷都督府左都督,原左都督吕岱升任右都督,擢武陵郡丞赵俨为镇平令,擢原镇平令杜袭为河南尹,将汝南郡一分为二,迁原陈郡太守路粹为汝阳太守,擢东吴降臣张昭为陈郡太守,擢东吴降臣张纮为琅琊相,擢东吴降臣秦松为沛国相,擢韩珩为汝阴太守。
一连串的调动,让人目不暇接,而随着法正等人出仕,先前在刘奇门下的诸人,就连才能稍显平庸的士孙萌、贾玑都被刘奇打发到徐庶手底下磨砺去了,朝中公卿都清楚,如今朝廷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一是南蛮、凉州,二是兖州、青州,相对于南蛮近乎发配的方式,反倒是兖州、青州更平安一些!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将杨修放到南蛮去磨砺,杨彪还舔着脸上门找刘奇求情,可刘奇同杨彪四下里谈论了一番之后,杨彪狠狠地呵斥了一番杨修,而后毫不犹豫的次日就让杨修前去赴任了!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