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豆出去一趟,带回来几个消息。
今日早朝上,有御史弹劾常元璜,说的就是昨天在街上截杨静和的事,太后和皇上直接下旨停了他的职,甚至,连个调查都没有。
除此,常元璜他爹也受到了申斥,当时,身边客人还不少,老子丢了面子,转头就把火发在了做儿子的身上。
今早,太后又下了一首旨,斥责常元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不,他接了旨,就直接提了剑奔这儿来了。
“还有别的吗?”杨静和笑笑,不对常元璜的事情多做评点。
“王府那边递来的条子。”夏豆说着,从腰间取出一个细小的竹管递给了杨静和。
杨静和心里一紧,立即接过。
夏豆说的王府,只有摄政王府,难不成是小哥哥终于传消息来了?
小竹管上还有火漆,上面的暗标都没有被动过的痕迹,里面塞着一张纸卷。
杨静和把纸卷倒出来,失望油然而升。
这不是秦云枭传回来的。
不过,既然是以这种方式传回来的,她当然不会不看。
展开,上面只有一句话:“玲安入宫。伏蔓投效太后。”
杨静和皱了皱眉头。
一句话,讲的应该是两件事,当然,也不排除是常元玲进宫说服太后留下伏蔓。
那晚,太后虽然吓得不轻,可换个角度去想,伏蔓是个人才,收了她,同样也是千军万马。
只是几个转念,杨静和就隐约猜到了太后的用意,她笑了笑,找春笋要了火折子烧了纸条。
选好楼,确定了需要添置的东西,祖孙俩便回了杨青晟家。
接下去的几天,不断有消息传回来。
太后留了常元玲在身边,却又斥责了常家人。
皇帝开始亲政,却遭遇来自王国舅那边的强大压力,舅甥在朝堂上斗智斗勇,没少掰扯。
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王国舅并没有进一步的对皇帝做什么。
尚京城里,处处在传摄政王战死边关,民间甚至有人私下集资为秦云枭建祠堂。
闹得这么大,秦云枭都没有消息,杨静和心里又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只是,这一次,她却没办法出去了。
阮氏甚至都不让杨静和去九义学院。
当然,杨静和自己也没有心思到学院待着,干脆,就当没这回来了,反正,没人提,她也不提。
半个月之后,新家终于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