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一本佛经,送到她手里是几个意思?
杨静和捧着佛经一头雾水。
小时候她是跟着老祖宗念过几天米佛,可这些年,她接受的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三年还没去完成。
“又添妆又送佛经,这是想传递什么信息呢?”杨静和怎么也想不通,她把目光重新锁定在信纸上,“夏豆。”
“在。”夏豆立即应道。
“通知一下青齐宁城那边的人。”杨静和冲几人招招手,给夏豆派任务,也没有避开春笋三人,“备一份厚礼,替我去谢谢李老太太,暗中留意一下李家的动静。”
“姑娘,哪个李家?”夏豆谨慎的问。
“李姨娘的娘家,之前我们接老祖宗时救过的那个李老太太,这些东西都是她送的。”杨静和解释道。
“是。”夏豆有数了,让秋葵接手了箱子,自己匆匆离开。
杨静和回到小楼。
绣坊的大师傅由莲嬷嬷陪着去给周氏等人选衣料去了,杜京墨独自等在这儿,看到箱子抬进来,忙问是谁送的。
杨静和又解释了一遍,当然,别的都没说。
“原来是那位,倒与李家人不同。”杜京墨一听是李家的人,顿时没有兴致,交待了杨静和两句,就走了。
新衣选定了,嫁衣还没着落呢,喜被也得准备,嫁妆还得重选,一堆事儿,她都忙到没时间哭了。
杨静和送到门口,等着杜京墨走远,她就上了楼,在房间里开始读佛经。
一页一页的翻看,把破译的那点儿三脚猫功夫全拿了出来,然而,什么头绪都没有,倒是弄得她睡觉做梦,都是一片“阿弥陀佛”,醒来都还在懵。
早上去给周氏请安时,杨静和灵机一动,借了一本一样的佛经回来。
这一天,她哪也没去,躲楼上仔细对比两本经书。
周氏的这本佛经就显得干净很多,一点儿标注都没有,只是在一些典故边上,略略的描了几笔。
夏豆外出未归,春笋三个都知道,便跟着杨静和一起找。
春笋和秋葵陪着杨静和在佛经上较劲。
冬菇则自己抄了信上那几个字,剪成方块,独自趴在一边地板上玩拼图,拼着拼着,她跳了起来,指着字对杨静和喊道:“姑娘,你看,是不是在说常王出入李氏家?”
“可大盛也没有常王呀。”春笋反驳。
“那这样呢?常王氏出入李家?王常氏出入李家?常李氏出入王家?”冬菇竹桶倒豆似的说了一堆。
“应该是出入李家,别人家的事,李老太太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