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之境有我游骑两千余代国之境亦有我游骑千余;营寨可再出千余游骑亦有步卒五千余。”
“可使楼烦之境游骑奔驰代国雁门山与我会师。”
“赵氏有兵多寡?三万余众?”
“赵氏迁徙代人代人并未尽数投降可使之。”
目前赵氏的基本盘约是七万余人能够集结出三万左右的军队其实跟他们仓惶出奔有关。
能够从晋国逃出去的赵人他们大多以年轻力壮为主老弱哪怕不是故意放弃想跟都跟不上。
所以了七万人口的赵氏集结出三万用于作战的部队绝对显得合情合理就是赵氏内部的男女比例显得非常不健康。
智徐吾得到来自智瑶的命令立刻行动起来先搞清楚智氏在楼烦以及代国境内有多少骑兵本部抓紧时间备战不打算等来从“鲜虞”调动的援军就要北上。
在除了原属于中山国和仇由的其它区域好些快马正在奔驰他们带着命令抵达某处当地能骑马作战的人都在征召范围之内就地集结之后先在狐氏的封地“汾阳”集结再北上进入楼烦人的势力范围随后去雁门以北的修水上游等待进一步命令。
“今次我可集结骑兵约万余并有两‘师’之兵可用。”智徐吾知道兵力有点少必然更加依赖于对地形的选择。
阳虎说道:“雁门乃是赵氏北迁必经之地。此事你知我知赵氏如何不知?现下赵氏必有重兵看守雁门我军兵寡往之可使之心惊拖慢赵氏迁徙速度。”
刚才智徐吾的意思是等集结更多的军队再攻击雁门要道认为那样才能一举拿下。
显然阳虎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先制造紧张让赵氏忌惮干扰赵氏的迁徙行动才是最佳的做法。
那个雁门是地形的代称暂时还不是什么正式的地理称呼。
之所以叫雁门肯定是有其依据去了那边能看到当地有一座山看着就像是展翅高飞的大雁偏偏有一条水系也是大雁编队飞行的弯曲幅度再有山里时不时有大雁飞出山也就被称为雁门山水被称为雁门水。
那边现在还一片原始生态往东南约百里就是代国都城“代”的所在地。
代国是一个杂胡组成的国家依靠游牧、农耕、狩猎、采集度日的人都有等于说绝大多数代人居无定所不止代国君臣很难将行政指令通畅传达下去外人即便是将代国君臣一锅端了能第一时间袭击的目标也有限得很。
比如说这一次赵母恤一下子解决了代国君臣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攻击的目标包括“代”在内也就七个人口合计约是有个八九万的样子?
代国定居的人口就那么多每一个都是赵母恤的目标至于那些游牧状态下的代人能碰上就尝试收服无法收服肯定不能浪费时间的呀。
阳虎说道:“赵母恤假传代君雍命令诱骗代人随之北迁。如代人不知我军抵雁门便是赵氏仓惶而逃之日。”
<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