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浊酒(一)

位处四川东北角的夔州自古便号称川东咽喉,其地扼守江关,为四川东面之门户,“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南宋王应麟亦曾以“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形容夔州的紧要。

与川北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同,因着三峡群山险峻异常,要从四川东面去湖广,水路最称便捷。自奉节登船顺大江而下,过滟滪堆不出一日即可至湖广。唐代诗仙李白甚至有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叹咏。白帝城即在夔州的首府奉节,而江陵则为湖广重镇荆州府的治所。两地相隔千里,一日当然到不了,然而通过这种夸张,从侧面也可看出夔州水路的畅通发达。

只是,对赵营而言,想走水路通过夔州,不现实。

夔州设立之初,便作为川东军事屏障而存。明廷在此地设有瞿塘卫,十分重视。其军事思想便是以瞿塘卫为中心,周遭并以云阳的前锋营、大宁的大宁营、万县的天生城等军镇营寨拱卫守护,相望守护,从而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军事禁区。

崇祯七年,张献忠由郧阳入川,“犯夔州,贼不得入”。同年,“归州贼自来虎八千人走蜀,刘承缨遣支罗百户杨名世,败之巫山赤溪铺,斩自来虎”。另有群贼屡攻夔州无果,“一路还楚,一路经自通江经百丈关、阳平关入甘肃”。无不顿挫夔州城下,可见其地之险要难攻。

赵当世量力而行,不认为依靠赵营目前的实力能顺利拿下夔州,再走水路进湖广。但出川迫在眉睫,也无法继续逗留原地,裹足不前徒失大好时机,所以思来想去,与昌则玉等人定下了个迂回之策。

所谓“迂回之策”,顾名思义,重点就在那个“迂”字上。怎么迂?赵当世的想法是,走陆路,而且是夔州的陆路。

夔州虽说以水路为主,但那只属于通衢大道的范畴。实质上,奉节以西,夔州的山势还算平缓,山路也远没有三峡那么陡绝难行,故而对北、南、西三个方向,均有陆路可通。赵营当初,便是翻过了西面的宕渠山,再北上进入了夔州府内的达州。这条路,赵当世还要再走一遭。他的计划是以达州为中转站,到达达州后,不再如几年前,向东经新宁、万县进入施州卫,而是转向北走,先到东乡县,而后,自东乡一路北行,直抵川陕交界处的太平县。

实质上,这条出川的路线,也并非赵当世首创。早在崇祯七年,就有“兴安、汉阴流寇由东乡、太平入川”的事例。赵营中不乏混迹辗转多年的老兵,他们也有好些曾走过这条路。譬如景可勤就走过,昔年他就是与其他营头从太平县流窜入川,数败后归附了张献忠。张献忠等营“未破夔州,由大宁、大昌至巫山,旋至开县、云阳,而东江、东乡、新宁、仪陇、广元”,景可勤等其他流寇渠首才得以在川中开枝散叶,成了摇黄贼的前身。是以,比起其他将领的满腹疑虑,茅庵东、景可勤、杨科新这些“川中老贼”,反倒对赵当世的决定未感任何吃惊。

崇祯十一年三月初,时隔三年,还是那个赵营,又一次兵临达州城下。

现任的达州知州看来也是个硬骨头,早先一步将兵民聚到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原来,她们才是主角丞相,我悟了永恒之门从山匪开始的武侠武侠:开局奖励满级神功反派师尊的我带着徒弟们天下无敌九棺我的属性修行人生我在东京创造都市传说打造超玄幻绝世小神医我真不是盖世高人人生交换游戏我在1982有个家魏晋干饭人永生世界最强战神岛主的次元穿梭费伦的刀客然后和初恋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