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谦这么一说,徐客大概明白了,“难怪《返老还童》上映的时候,对于抗米援朝那段战争戏的讨论比主线剧情还要多,而且更加激烈。
其实当时我觉得那段剧情太长了,足足三十分钟,反而是后来有些剧情又太短了,像恢复高考那一段,虽然短短的两三分钟展现出了整个国家焕发了生机的感觉,可是还意犹未尽。”
“主要是时长问题,除了抗米援朝那段战争戏,其他各个年代的大事,戏份最多的还是原子弹那一场,其他的都是带过,毕竟战争的视觉冲击最强,而且那场战争每个人都深受感动。”李谦解释道。
徐客反复咀嚼着李谦的话,了然了,“是情绪的调动?”
“没错,尤其是这种片子和片段,场面大不大、精不精彩、刺不刺激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抵达观众的内心,引起观众的认可和共鸣,让他们兴奋,才算是成功了。”李谦道。
“那,那场金城战役,也要以这方面为主?”徐客算是明白了,合着还是说正事。
“《智取威虎山》这种拍法,就不可取了?”
“也不是不行,有些地方需要变一变。”
李谦给徐客分析了一下。
《智取威虎山》一部红色样板戏主旋律电影,让徐客拍出了特工的感觉,而且还是充满江湖、黑帮味道的特工。
有点古典007的样子,也就是1962年到2002年这段时间的007电影,也就是有一套非常稳固的故事套路,无论编剧怎么换,出来都是流水线,看似常有新意,其实全是复制品。
看多几部就知道,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开头一定先声夺人,中途会有一两个同僚殒命,打入内部后会遭遇身份危机,敌人总爱手下留情,结尾一定大炸一通,摧毁敌人老巢。
甚至具体到具体到何时打,何时调情,何时来个悬疑段子,各自是个什么样式什么程度,观众都能心中有数。
《智取威虎山》整个剧情架构,角色定位,氛围基调,动作风格,所有的起承转合,所有娱乐要素的安插,大体是按照古典007的模式构造。
就像高潮时刻,身份暴露,身陷重围,扭转局面、死里逃生,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小道具,跟007的子弹香烟、爆炸钢笔如出一辙的小道具。
接着,大战全面爆发,我军杀到,两军血战,只身追杀魁首,营救邦女郎去了。
不过,却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虽然套路别人用过了,但是对于这部样板戏的改编,却非常成功。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