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节:《大复仇论》!

《礼记》之中,孔圣的弟子,子夏问道:“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返兵而斗。”

子夏又问道:“请问居从父兄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又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意思就是,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父母的仇,你该怎么办呢?

孔子的回答是:“睡在盾牌上,枕着武器,不做官了,跟他不能同存于世,如果偶尔遇到,就不需要回去拿兵器就可以跟他开打了!”

不共戴天这个词,就是从老夫子这句话出来的!

又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死兄弟之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回答:“可以出来做官,但绝对不跟他在一处做官。如果国君让我们不要争斗,我遇到他可以不跟他相斗……”

言外之意,如果国君不禁制,我跟他见了面,还是会复仇的!

最后弟子又问,如果有人跟你有堂兄弟,或者情同手足好朋友的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的回答是:“我不做复仇的首领,如果主人有能力复仇,我就拿着武器跟在后面……”

弦外之音,则是如果主人无有能力复仇,我便责无旁贷了!

秦枫在脑海之中回忆着这些篇章,细细总结下来,连自己微微吃惊。

先秦儒家的原教旨里,满满地写着复仇的血性!

但是秦枫也发现了同样都是复仇,儒家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就是复仇以义为先!

“孔圣的孙子,子思在《礼记·表记》中将“报”与仁义密切相联,当是“以直报怨”原则的拓展……”

“他在文中说,仁者,天下之表;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报,并不是报答的意思,既可以是报答善意,也就是所谓的德以报德……”

“也可以是报仇的意思,也就是直以报怨!”

“因为‘报’,才可以有效地济善止恶,才利于教化推行……”

“以德报德,则人有所劝;以怨报怨,则人有所惩。”

“复仇是为了教化一国,乃至天下,那就是治国之道了!”

&em

相关阅读: 前妻高高在上西游之以武证道万蛊星君魂界主宰肖阳叶初然重生影后有点萌厉司琛叶繁总裁爹地求收养我的弟子全是沙雕玩家狂猛战神从斗罗开始的群聊重生之珠圆玉润修仙真是朴实无华啊天神殿羽皇传顾九辞霍明澈雷神是怎样炼成的稳住别浪苏红珊韩夜霖_异界救世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