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何丽迎上去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何总,没想到何总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孙教授跟何丽握了握手。
“你们开车过来辛苦了吧?要不要上那边休息一下喝杯茶?”
“不用不用,我们从县城过来才走了二十几分钟。”孙教授摆摆手,“洞口在哪里?我们现在就下去看看。”
“好吧,孙教授的职业精神真是让人敬佩,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何丽迅速打量了一下这个团队,孙教授得有六十多岁了,是这个团队的权威人士。下来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是同一所大学地质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孙教授早年的学生。此外还有四名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应该是过来见识世面的。
看来只要搞定孙教授和那个副教授,这事就成了。
洞穴探险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随时可能遇到塌方、缺氧等危险状况。作为业余人士,何丽是不会被允许下洞的。
所以她只能等,等孙教授他们先下去,然后再自己偷偷溜下去,全程尾随,确保他们的报告对大明建筑有利。
其实洞里面并没有什么陷坑、地下河之类的险地,不过缺氧倒是有可能。
何丽为此早已经在系统空间里面备好了氧气瓶,以及其它备用探险物质。以何丽强化过的身手,进出这种地形完全确定的溶洞那是一点难度也没有。
在洞口架好下降设备,孙教授一行人便背着氧气瓶,戴好了头灯,背着装满应急物质的背包,通过绳索下降到洞底。
几个人拿出大功率提灯四下一照,发现一左一右各有一个洞口通向洞穴深处,跟之前无人机拍摄制作的地形图一样。
整个洞穴群呈一个不规则的环形,从已探测的范围来看,大概是一条地下河冲刷出来的洞穴,在某个地方一分为二,然后又在几公里远的地方重新汇集,继续往下游延伸。
孙教授此行的目标主要是这片环形区域,因为开发商报上来的建筑方案就只涉及这一部分。
何丽派了两个人在洞口附近搭了帐篷,确保24小时都有人看守,以防下面的人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原本何丽还准备了许多短波信号中继器,可以让他们一行人跟地面随时保持无线电畅通,不过被孙教授谢绝了。
等孙教授他们走远了以后,何丽趁着洞口守着的人不注意,迅速通过绳索进入洞内,往孙教授他们选择的方向悄悄跟了上去。
何丽没有戴头灯,也没有拿手电筒或者提灯,否则人家一回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