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小蛾子被一阵水声惊醒,就看到谷小白正在涉水掰芦苇。
“小白哥哥,你在做什么?”
“取笛膜……”谷小白拽着一根芦苇回到岸上,用一块尖锐的石头,将那芦苇的茎秆一端切开,露出了里面的一层膜,然后慢慢捻动,将膜捻成一个堵头,用一根平直的树枝,从这头怼了进去。
芦苇的膜被从内部扯下来,从另外一边穿了出来。
谷小白从芦苇另一边小心拽住,慢慢用力向外拽,很快,一根新鲜的笛膜就被取了出来。
通常来说,笛膜还需要后续的加工和保存,但这会儿,谷小白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从附近的树上,找了一点树胶,将这笛膜黏在了笛身上。
没办法,不论是阿胶还是白及,谷小白都找不到,只能凑活了。
忙完这一切,谷小白捧着那笛子,凑在初升的朝阳之下,欣喜地看着。
因为手头只有简陋的石器工具,这根笛子看起来丑丑的,边缘还有点毛刺,而靠近吹口的一端,还残留着一部分烧焦的痕迹。
但这是谷小白第一次,全凭借自己的双手,制造出来的笛子!
把笛子凑到唇边,先试筒音。
“呜……”一声长音从笛子里发出来,吓了小蛾子一跳,“怎……怎么声音那么大!”
谷小白非常得意,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场景是什么时代,但是从自己下面挂空挡来说,估计是先秦时代……唢呐肯定还没传入中国呢。
现在的笛子大多是竖吹或者斜吹。
就连有笛膜加强共振的笛子,都要在唐代才会出现。
现在民乐第一流氓不在,我笛子当然可以称王称霸了!
他的手指按动,吹了一遍音阶,然后又拿出来尖锐的石头,稍微修了一下。
完美!
现在谷小白的手头,没有任何的工具,自然也没办法直接测量。
但物理学霸,是不可能被这种困难难住的!
他昨天晚上做笛子时,一边试吹一边找出来了第一个音孔。
第一个音孔做出来之后,凭借谷小白堪称恐怖,可以媲美仪器的“绝对音高”,加上心算能力和笛孔公式,他精确计算出来了第一个音孔和吹孔的距离。
随后他用一根从衣服上拆下来的线,就使用类似“求极限”的方式,利用原来的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种方式、精确地确定了剩下的孔的位置。
而在测量其他孔的位置时,谷小白顺便在笛身上刻下了一行刻度。
<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