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美国的破冰船上,来自美联社的记者怀尔德哈了一口气,把自己手中的摄影机举了起来。
在他的身边,另外两名同事,也缩着脖子,磨磨蹭蹭地把各自的设备架了起来。
一边准备拍摄,他们还一边嘟嘟囔囔骂骂咧咧。
“这该死的鬼天气,竟然让我们等了这么久。”
“中国竟然不允许我们到海上龙宫去采访,他们这是在妨碍新闻自由!”
“为了这次采访,我连滑雪计划都取消了,我和艾丽都已经计划了好久……”
怀尔德有点不爽道:“行了,都闭嘴!先把活干完,OK?”
“这个暴君……”
“我不能在这种状况下干活,你这是罔顾劳工基本保障……”
“种族歧视的混球……”
几个同事骂骂咧咧的,终于算是把准备工作做好了。
作为一名老派的老记者,怀尔德其实对自己的这些同事们,真的是毫无好感。
这几个同事,天天把种族、男女平等挂在嘴上,干活出力的时候一个个缩头比谁都快,叫几句反对种族主义的口号,采访点社区冲突的新闻,就想着拿普利策奖。
怀尔德选择同伴的时候,选来选去,发现自己竟然无人可用。
曾经的美联社,是何等的伟大风光,而现在,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被这些跳梁小丑,搞得像是一个笑话。
而当初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苏联解体时,深入后方,采访前苏联的官员、士兵、平民……
也曾经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拍摄照片,甚至采访过一名敌对的势力的首领。
他一直固执的认为,将不为人知的东西展现给人看,这才是一名记者应该做的事。
或许正因为这种追求,现在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依然奋战在最一线。
而现在的这些年轻人,除了谈政治,除了搞政治正确之外,似乎早就不会另外的生活方式。
难怪现在的美国,越来越让人失望。
特别是在前段时间,美国制裁谷小白实验室的那些科学家时,身为一名老牌的美国人,怀尔德有一种感觉。
美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个骄傲的,连外星人都敢挑战的美国,不在了。
而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怀尔德选择了接下这次出差的采访任务。
他想要看看,这个能够让美国动用制裁作为工具才能对付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