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顺我者昌

台湾由于自留地政策推行,百姓们开荒热情高涨,很快零零散散的地块都被开垦出来,稻米两熟就是好,台湾不再需要外运粮食,完全能自给自足了。

大明百姓听说了台湾百姓的自留地政策,就感觉这便宜占大了。尤其是没多久,台湾开始向上海输入各种水果、木材和土特产的时候,更让人知道,台湾名副其实是个宝岛,根本不是蛮荒之地。

当然万历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郁闷。当年台湾和澎湖列岛是他当废品送给开荒团的。反正大明禁海,这些海外飞地都成了废地。哪曾想如今变废为宝了?

不过万历帝也就是叹几口气而已,大明丢弃的破烂多了:福建水师、辽东土地和辽东军卒、还有莫名其妙的奴儿干都司......如今不都是在开荒团手里大放异彩?这就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万历帝不悦,李易也脸色有些阴郁。

孔凡有些看不明白:台湾粮食自给自足是好事,这怎么司令还有些不高兴了呢?难道这就是天威难测?

孔凡哪知道李易处心积虑让台湾形成单一经济,其实是有掣肘制衡意味的,只要经济单一,台湾就没法脱离大陆。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东亚大局已定,台湾也就彻底稳定下来,政策倒也不是一成不变。

李易自我检讨,觉得自己还是受后世影响,有些过于小心了。只是李川擅自改变自己的既定方针,不请示不汇报,这就有些过了吧?

原则上说自留地这个事李川有权做主。只是李易觉得李川不是糊涂人,应该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台湾粮食可以自给自足?用得着你李川查缺补漏?

再说你李川禀明原因再推出新政,我李易又不是什么昏君,能不批准?擅自行动是没体会出我的意思还是觉得我不能与时俱进?

看来应该让李川去容易查缺补漏的岗位,不适合执掌一方。

李川不知道,他一个自以为利民的决定,就直接影响了他的仕途。他更不知道,李易最忌讳的就是地域辽阔后,各地主官自行其是,早早埋下分裂的种子。

后世工业化后,脱离了土地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懂土地的意义。殊不知古代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抛头颅洒热血。

自留地不是普通政策,实是涉及民生的大政。正因为李易知道里面的玄奥,所以才对李川有了戒心。

开荒团地域施行的其实是“一条鞭”税法。保险公司貌似进行了一个稳定民心的最低收入保险,实际上就是承担了税收职能。

从地主收取百分之三十的保险费不可谓不重。地主甘之如饴的原因是自古以来的恋地情节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阅读: 爹地求你放过我妈咪陆爷的小祖宗又撩又飒南鸢裴子清盛爷的小娇包又在兴风作浪了林清菡张玄龙王殿-2老祖请出山影帝偏要住我家萌宝入怀:摄政王的神算小卦妃我在忍界玩暗器我家师父超凶哒老公今天又脸红了起航1992退圈后我回豪门兴风作浪大小姐她又美又飒网游:每十小时创造一个BUG少年风水师你打算萌死我吗[快穿]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锦绣田园:穿到农家忙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