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不敢说话之后,范质再次作出了决策,他淡淡的说:“可命石守信率军驻扎于京城。”
原来如此!
至此,李中易恍然大悟,此前许多想不明白的历史事实,竟在刹那间,一目了然矣!
好一个心计深沉的赵老二呐!
李中易眯起两眼,盯在手中的茶汤之上,心绪久久无法平息下来。
石守信,竟然在暗中勾搭上了范质,并且获得了范质的极大信任,这的确是李中易此前没有料到的事情。
不过,此事大白之后,李中易这个熟知历史走向的外来者,立即想通了很多不解之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何石守信最终有机会替赵老二,留下进入开封城内的要紧门户?
范质的安排,异常巧妙,朝中禁军的兵权,一分为三,韩通、李中易和赵匡胤各占其一。
这么一来,哪怕赵匡胤巧取了开封城,也必定会面对另外两方的疯狂反扑,胜负实在难测!
相同的逻辑,同样适用于韩通或是李中易,禁军之权被分割之后,韩、赵和李三人,瞬间形成了鼎足之势。
再加上,范质刻意栽培的石守信,坐镇于京城之中,天下大势,可谓尽入范相公之手!
千年之后的政治家,或是政客们,都懂得一个基本道理: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老革命始终会遇见新问题!
等杨炯草拟了敕牒和堂贴之后,范质进宫拜见了符太后,不大的工夫,就带回了允可的旨意。
至此,范质的战略性安排,已成定局,李中易这个实力最弱的藩镇,反而因为范质对韩通和赵老二的忌惮,摇身变为大周的南征军统帅。
根据范质的安排,赵匡胤为北征军都总管,率领所属的精锐禁军以及韩通手下的四万兵马,合计七万军力,奔赴河东,阻截契丹和北汉的联军东进或南下。
韩通则暂时接任京兆府尹,率军四万,扼守于蜀地进中原的要害关口,以防不测。
很可惜,因为李中易擅长以弱胜强的盛名在外,范质仅仅只给了他四万兵马。不过,为了调动李中易出京,范质也没敢把事情做绝,羽林右卫以及非常惹人厌烦的党项骑兵教习们,也都派到了李中易的麾下。
一般情况下,兵马未动之前,应该粮草先行。
只不过,由于北方的紧急军情,不断的传回来,所以,赵匡胤的兵马,最先动身,日夜兼程的赶往河东。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