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堂舌战

,竟然会出现这种不应该的错误,一个个都摇头遗憾。

杜荷却是不以为然的道:“乱国之跟,乱国之本,这不尽然吧……”

“非也……”长孙无忌一脸的刚正无私,道:“小杜大人且不闻春秋邓析?此人辩才无双,打官司欲胜则胜,欲加罪则加罪。曾创办私学,教人学习辩讼,求学者无数,致使郑国大乱。小杜大人如此为讼师开拓,实在难以理解?”

邓析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怪才,他给人打官司,不论对方是非,明码标价。大事件,衣服一套,小事件裤子一条,短时间内就成为巨富,以致求学者无数。邓析的本领是对于法律条文咬文嚼字,在不同案件中,随意作出不同的解释,将律法视为无物。

他的学生也是如此,不过年余,郑国出了一大票类似于邓析的人物,致使郑国大乱。邓析也因此获罪,施以竹刑。

长孙无忌这话明里是对事不对人,但暗中却指杜荷居心叵测,想要让大唐步入郑国后尘,不可谓不严重。

李世民、魏征、褚遂良、马周、岑文本等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但只以为长孙无忌是无心之言,虽觉得夸大,却也没有任何的不妥。他这一开口,立刻给那些想找杜荷麻烦的谏官提了一个醒。

立刻就有人站出来道:“陛下,邓析之祸,以是前车之鉴。小杜大人,人中俊杰,竟然将之无视,实不知居心何在……”他就是先前想反对“义务教育”的谏官。此刻受到长孙无忌不经意的一句话,茅塞顿开,毫不犹豫的成为了他的一把刀子。

杜荷漫不在意的一笑道:“邓析之祸,确实是前车之鉴……但是不知在做的诸位可曾想过。邓析为什么能够搅得郑国大乱?”

李世民与一干重臣,听了此言,先后一怔,继而沉思。

杜荷傲然自答道:“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那是因为他抓住了法律的漏洞,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才成功。所以我一直认为,郑国之乱,罪魁祸首不在邓析,而在于郑国的律法制度,存在了严重的不足,这才让邓析屡屡投机取巧……反过来说,只要律法制度,没有漏洞,那么邓析口才再如何了得,他有凭什么颠倒是非黑白,凭什么将死的说成活的?”

杜荷这番话让满朝文武眼中一亮,这个中道理并不是没人理解。只是有些事情,流传了千百年,已经成了一个衡量对错的标准。就如邓析此事,只要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因为邓析的讼师才华,使得郑国大乱。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出于对史书的尊重,也无人深入其中去想,去考虑。大家都是怎么觉得的,那么自然是真的。

如今杜荷这么一说,就如拨开了满天的乌云一样,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思路。

每一个人都不由得心想:“杜荷说的真不算错……还真的如他说的一样,邓析能够在州府衙战无不胜,关键是在于他每次都能够抓住律法漏洞,要是没有漏洞可抓,那邓析又能如何?”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我的小人国斗罗之神级反派我在大唐有后台斗罗之无敌公子豪门通灵萌妻:宫总,有鬼!傲世英侠传想你想疯了穿成大佬的私奔前妻明目张胆盛唐日月为龙之道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抗日之浩然正气茅山鬼道许你甜糖时光SCI谜案集(第一部)命运盲盒香水这日子没法过了[综]小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