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杜荷的灭族之计(下)

在做详细的商议,直到挑不出任何毛病,方才散去。

翌日清晨,在狩猎场渡过两夜的李世民率众返回长安,此时已无来时的热闹,一个个都在交头接耳。他们相互说着阿史那结社率的险恶用心,如此行径,理所当然的殃池及那些没有反心反意的突厥遗民。

此事并没有完结,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爆发,还在其后。

一切就绪,只缺一个导火索。

就在李世民返回长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商议如此处置阿史那结社率的时候,导火索已经点燃。对于阿史那结社率的险恶用心,满朝文武那是众志成城,同心协力,一致对外。

有的建议砍头,有的提议凌迟,有的希望灭族,没有一个为他求情的。

死刑不可避免,但判了死刑之后,此事犹未结束。

刑部尚书喊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口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议加深对突厥遗民的掌控,不能纵容他们恣意妄为。非常严厉的表示,就是因为李世民对于那些突厥遗民太过仁慈,太过放纵,才会发生今日之事。应该改变方针,限制突厥人的自由,将他们归为下等人,受唐朝的奴役。

其后魏征提出的建议更是引起了大众的认同。

他表示在唐朝的至南方,岭南一地,荒芜异常,需要开垦,他提议将所有突厥人都迁移至岭南,让他们在那里去耕种。

此计看似和平,但实际上却是在毒辣不过的了。

突厥人早已习惯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养羊牧马,以肉奶为食。而岭南却是穷乡僻壤的山林区域,那里土地贫瘠,不能放牧,迁途至岭南,等于变向的强迫所有突厥人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此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赞同的人遍布朝野,占据绝大多数,皆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限制类似事情发生。

当然也有个别反对的,但是在群情激昂的浪潮下,那点点反抗的声音是那么的薄弱。

面对满朝文武的谏言,李世民做的是拒谏……拒谏……一再的拒谏,表示阿史那结社率的作为只能代表他自己,他犯的错不应该由突厥一族来承受。

李世民此话显然没能服众,反对之声,此起彼落,但李世民还是一再坚持,表示不会惩处突厥。

两方僵持在了一处。

唐宋两朝是历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尤其是对谏官文士的放纵。

在必要的时候,一个个的谏官文官会完全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宫阙有佳人汴京私房菜我的房东是狐妖欢迎来到大江湖时代被迫献祭给虫族至高神剑名不奈何穿书女想要我的金手指我炒CP翻车后暗月纪元我这糟心的重生凌雪薇夜墨炎_我真的只是个凡人萌宝来袭:总裁爹地太难缠千古英雄志战王归来豪门狂婿一步一道嬉闹三国夏央央顾祁琛战神之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