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于中缅印战区参谋长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事实上,前往印度的长途跋涉与医药物资的缺乏使得这位美国将军的健康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他甚至患上了黄疸肝病。但是对于骄傲的史迪威来说来说,缅甸防御战失败的苦痛远远过在病痛带给身体的折磨。
史迪威亲自草拟了一份训练改造中**队的计划,建议组建一支兵员充足、装备优良的精锐部队,同时与杜聿明之间的龌龊交恶让他在该计划中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杜聿明。他强调清除无能指挥官的必要性,要求任用一个拥有全权的人同意指挥军事行动。
对于重庆方面来说,军权永远都是一个核心问题,身为中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不可能将中**队的大权交给史迪威。
双方经过多次的试探性会晤后,终于列出了各自所能接受的条件和底线。
史迪威提出的训练计划原则上被蒋介石接受了,除了目前已经在印度的中**队外,蒋介石同意通过驼峰航线空运5万名士兵,条件是美国需要保证每月空运5ooo吨援华军火,此外还要提供5oo架作战飞机。
军权的控制问题始终是最敏感和尖锐的。
史迪威旗帜鲜明地表态绝对不能让杜聿明担任训练营的长官,他把同杜聿明的合作形容为“充满矛盾和灾难性的”。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建议由罗卓英担任主管行政和军纪的副长官,而由史迪威本人负责指挥和管理训练工作。考虑到罗卓英柔顺的性格以及在缅甸战场上对自己的支持,史迪威同意了这一决定。
在史迪威对重庆方面的施压下,蒋介石终于决定,命杜带领第五军军部机关回国。而新22师和新38师余部则留在印度,接受美式装备,严格训练,并扩充为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指挥,伺机反攻缅甸。
杜聿明在印度养病期间,刻意避免了同孙立人的见面。同新36师的援助交接完全由廖耀湘出面,以孙立人的个性自然不会去刻意迎奉杜军长,毕竟在他看来,个性耿直的廖耀湘更容易打交道一些。
对于廖耀湘来说,这已经是自己军旅生涯中的第二次大溃败。1937年南京沦陷时,时任少校参谋的廖耀湘无法突围,只能躲身在栖霞寺内,后辗转脱困。然而这次,他是作为中国最精锐部队的第二号指挥官,遵随杜聿明的命令,带领部队步入死境,在未见到敌军一兵一卒的情形下于险山恶岭间遭受空前的重创。
没有一句怨言,廖耀湘像一只忠实的警犬,默默跟随在杜聿明的身畔。一切埋藏心底的痛苦与自责都转换成了对日寇刻骨的仇恨。
野人山的残酷跋涉,使得廖耀湘剧烈的瘦削下去,原本健壮敦实的身材现在变得干瘪了,虽然已经换上了新的黄呢少将军服却显得松松垮垮。圆框眼镜在撤退中打破了,仓促中只能在镜框上贴一块橡皮膏来维持,原本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