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国际旅游岛

了很多补偿。

早在1980年和1983年,中央就两次讨论为加快海南岛的开发建设,确定可以先在海南实行一系列“不是特区的特区”的优惠政策。到1987年前后进行建省筹备时,中央特别提出了希望海南能在20年里完成“三步走”的目标:在三五年里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10年内赶上国内沿海地区发展水平;20年里比肩台湾等亚洲“四小龙”。

为此海南建省时获得了大量优惠政策,有些比深圳都优惠。比如1988年国务院先后下发第24、26号文件,其中提到,海南可以自由兑换货币;境内投资者自获利年度起10年内不再补缴所得税;土地使用权出让一次xìng签约最长70年,而深圳等地是50年。

按说有这些优惠条件,足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注意力,海南建省头几年,中央希望把海南作为改革排头兵和样板推向国际市场的,将它视作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1993年以前,人人都看好海南的发展,投资者大量涌入,那几年海南gdp的年增长率在23~40左右,当时海南雄心勃勃提出要成为国内第一个特别关税区,追赶香港的水平。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海南建省后,虽然有10万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赶海”的火红岁月,有gdp年增长40的“跨越式发展”。但也有1985年被官方定xìng为倒卖汽车物资的“海南汽车走sī大案”,有1989年因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引发的“洋浦风bō”,更有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和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让海南成为烂尾楼集中展示区,也让房地产业一谈起海南就谈虎sè变。

海南的现实环境实在太差,经济总量很小,基础薄弱,省内上规模企业寥寥无几,关键是人口太少,只有区区几百万,客观条件严重束缚了海南发展。并且在海南的改革探索之路上,曾犯下了几次大的错误,导致海南特区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当初中央领导的初衷,使得海南gdp增速在国内只排得到中下游水平,失去风光的海南泯然众人矣了。

海南在改革中因为一系列的教训而导致改革步伐大为延缓,并导致海南上层一直对于海南发展前景犹豫不决。表现在外就形成了在发展方向上的诸多争论,而且在很长时间里都没形成定论。

有人主张海南应该搞贸易突破,有人则坚持无工不富,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有的认为旅游先行,甚至还有少部分人坚持认为,海南应该“吃小灶”,只要国家网开一面,允许在海南设立赌场和***,海南很快就能赶上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但长时间争论没有结果,严重耽误了海南的发展,失去了很多机会。

而从1993年起,由于国家改革开放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上海,海南发展进入了低á,gdp的增长落到了4~6之间,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甚至有人提出海南应该回归广东。乌兰其告诉了杨星一组数据,一是“九五”时期全国吸引外资金额增长80,而同期海南仅仅增长了百分之2.2,相差近40倍。另外建省头几年,海南外来投资企业8400家,到“九五”后期,大概只剩下900余家,大部分外来投资企业都走了。

&ems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我的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杨心怡叶雄幸孕宠妻:战爷,晚安!赘婿神王最强职业人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重生之金融秃鹫陈炫煮妖记修行在大宋傅医生你红线牵错了陌路王妃仙界奇主我的总裁老婆杨心怡叶雄春种秋歌我的修炼器不一样风水寻龙我要走红首席龙婿神医魔后三好杀手我穿越成小说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