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佛道之争

佛教以及流行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鼎足而三,汉传佛教自身也分为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许多门派,但佛门广开。讲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追求信徒遍天下的宗旨却是一脉相承,自古皆然。

道教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sè,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主要思想虽然来自于chūn秋百家争鸣中的道家学说,并奉道家理论提出者老聃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将他的《道德经》作为宗教经典,但实际上更多受到中国传统上对自然的敬信,灵魂的敬信,祖先的敬信,直至慢慢进化成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对天无上信仰的巫术。

东汉张陵于蜀郡鹤鸣山创立了五斗米道,把儒家的敬天与百姓祖先崇拜总结汇集,以道家学说为蓝本,并加入其它诸子思想而成为一个崭新宗教,名曰道教。后世道家都奉他为道家实际创派祖师,就是著名的“张天师”。道者讲究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玄之又玄,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点上先天就和虽然出世慈悲为怀,但希望广结善缘,最好能把世人都度化的佛教有着明显差异。

洪丹阳用他自己理解的话解释双方的根本差异,道教追求自己得道成仙,一朝羽化飞升长生不老,看事物很消极,清静无为的意思就是什么都别管,只要管好自己就行,而飞升大道各不相同,甚至师傅都无法明言,完全靠个人摸索。佛教则主张想要成佛,就要度化他人,让自己的理论得到更多人的认同,甚至有割肉饲鹰,以身喂虎的极端例子,从佛教中地藏菩萨那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能看出一二来。

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儒家学说之外的两大宗教力量,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佛道两家的态度都是相当尊重的,还出过不少喜欢追求佛道而荒于政事的皇帝,而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得到更多信众认可和供养,佛道也对上层统治者大力争取,因此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佛道之争。

最初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但随着佛教发展信徒手段众多,遂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教传入中国后,传统卫道士因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就产生过激烈的交锋。一则以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yīn,为佛之所生。阳尊yīn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其实这只是细枝末节,关键是宗教要发展呢最重要是迎合当权者的喜爱,这一点道教追求长生的特点要胜过讲求来世后好报的佛教,更受皇帝器重,所以元代以前历朝历代皇室主流都偏爱道教,即使偶有喜爱佛教的统治者,也被后来的“三武一宗”大规模灭佛运动弄得前功尽弃。直到元代外来统治者喜爱藏传佛教,对道教进行了一次彻底打击,佛道之争才勉强扯平。

但道教如今比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霍靳西慕浅婚情不改慕浅霍靳西小说女主慕浅霍靳西农女彪悍女主慕浅男主霍靳西龙珠之未来崛起慕浅霍靳西一代宗师从叠甲开始神通不朽全民领主时代之我能签到打卡我真不想奋斗了火影之竹林下腹黑萌宝闹翻天我的功法全靠捡林辰寒烟夏凝月总裁夫人很逍遥全文免费阅读修真氏族秦时罗网人总裁夫人很逍遥我的功法全靠捡总裁夫人很逍遥江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