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既不贪得无厌,又懂得爱惜百姓,下面任命的官吏也都是有能力之人,将本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也正是这种“井井有条”的局面,似乎让李翱觉得已经是民生祥和的“极致”,再不需要改变,变成了守成之官。
最后,迫于无奈的丁晋妥协了,一方面,李翱是长官,拥有最终否决权,丁晋不希望和他把关系搞僵;再者,在他的想法中,也许还有很多人会反对新政策,李翱能支持三条变革,已经非常不容易,自己必须把精力放在应付其他人身
这大概是丁晋在仕途遇到的第一次无奈的挫折,不过这世界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早些学会用微笑面对挫折,对他的成长有好处。
很快,丁晋的“新经济政策”递交县政府会议审核。让他意外的是原本顾虑最多的其他官吏,却没有表示太大的对意见,也称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再说;而县丞王谦,是唯一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完全赞同改革方案的官员。
也许,丁晋确实有些低估这些半辈子和“各种政策”打交道的胥吏们敏锐的判断力。前面说过,他为了避免损害相关人员的利益,所以尽量不碰触那些敏感的方面,而在李翱取消了十条后,剩下的三条新策,其实说起来,反而是会对大家都有潜在好处的措施,怎么可能引起这些老奸巨猾之辈的反对?这也是李翱之所以能允许其施行的原因之一。
新政策的第一条便是在县署实行“节流”管理。革除浪费,减少政府办公程序中不必要的开支。比如一件公务的完整处理过程,以前要动用十个小吏,用七天时间完成,现在只要三个人、两天内便能完工,这当然不是简单用“加重个人工作量”的愚蠢办法实现,而是通过大大简化中间过程,其中运用了一些现代化的“人事”及“物流”管理,大幅度节约人力物力,不像从前般,每个人都在忙,却是瞎忙,没有效率。
当然,在各种手段、工具都还不发达的古代,这个管理办法提高的效率有限,但已经比从前那种“粗放化”、“随意化”的公务处理流程要科学得多。
因此,这条“节流”新的一致支持。既没有损害自己利益,又能快捷、畅通的处理好公务,哪个官员不喜欢?
李翱内心对这条也是颇为欣赏。但不能流露于神色。直到现在,他对丁晋的改革还是不赞同。正像他语重心长说得那句话:年轻人,我知道你急切的欲早日博取功名。但,有时候那些看似完全正确、完全美好的事情,实行起来,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一团糟糕,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完美。谁也不可能提前预料到这个过程中将遇到的变数有多少,一个不慎,可能全盘皆毁。所以,老夫并不赞成你改变什么,不过如果你坚持进行,我会有限的支持你,毕竟,年轻人的冲劲是宝贵的。年纪一大,便再没有那份魄力勇气去奋斗了。
在众人的一致赞同下,第一条“节流”新政算是通过了,至于结果如何,丁晋想起了王谦所说过的一句话:做事顾忌太多,瞻前顾后,未失败已想着善后,自己先底气不足,成功的希望不渺茫才怪。
第二条“敬钱”改革。其实这条和第一条有莫大的联系。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