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皇商论

由县衙统一价格收购,然后再和户部、皇商进行内部协商,这样,农民拿到手的银钱,便固定下来。至于其中的价格差,则依靠国家粮税的降低来弥补。

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里,粮食价格,基本等同于指导性物价机制。依靠国家力量于秋收时进行收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全年的经济走势。现在大明的白银过多,已经造成白银贬值的现象。

户部收购上来的粮食,同样根据各地提前在上年年末报的用银度册,直接划转到各级官吏手中,作为薪俸发放和国库积存。因为实物计薪,已经沿习数百年,各级官吏在领到这些‘薪俸’后,都轻车熟路,该存储的存储,该贩卖的贩卖。加上都是足额发放,大家倒也没什么怨言。

皇商将这些粮食在来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时,通常是按照户部收购价格来销售,这样既保证了皇商的利润,又在整个一年的开始时间里,便消化了因为秋收价差的因素。

这样是为了保证给各级官吏发放的薪俸水平,不让他们的薪俸打了折扣。

在天启之前,各部尚书全年的俸银只有152两;七品知县的年薪为90石大米。折合月薪,分别是13两和7.5两白银。如果按吴思先生的换算比例:

中央部长的月薪是3800元人民币,县长的月薪是2250元人民币。哇靠,这点工资连白领都算不上吧?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单职工家庭,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要靠这些月薪生活的。确实太少了。

虽说以道德约束行为,以法制约束现象,是明代通行的做法。但在这些年里,国家还是不断提高了薪酬水平,现在的年薪是之前的四倍到五倍之间。提高薪金之后,谁要是再贪污就不应该了。不但国法绝不相容,就是亲族之间,也不会同意了。呵呵。

皇商对外销售时,结算时的货币比例是白银四成,铜钱四成、实物两成。因为现在直接生产粮食的农民、大户越来越少,分离出来的这些土地所有者,都进行了制造、种茶、种桑、种棉、种香料、种麻、养殖畜牧等经济转型,这些人的口粮,将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就是从皇商杜宏门那里按户部收购价格来购买。连续两年下来,就等于将国家民间储藏的白银两缩减了1成。

那么这些转型了的土地所有者,手中的白银是从那里来的呢?答案是‘出口创汇’,呵呵,这就牵扯出皇商结构的问题来:

1.皇商:

田弘遇:陕西人,礼贵妃生父,染料、药材、南洋诸岛香料。

舒烨稷:蒙古混血儿,山西北三关马市。

施复:苏州人,绫罗纱缎,转贸四方。

张瀚:松江人,棉布,棉织,衣被天下。

施张二人合称:“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

相关阅读: 100圆商店职员穿梭至异世界的结果赌博师从不祈祷(赌博师不会祈祷)转生成自动贩卖机的我今天也在迷宫徘徊四季之后4 cours after青春歌舞伎荞麦面(好可爱)精灵、战车与我的日常86-不存在的战区-(86- Eighty Six -)七星的刻印使异世界魔物培育家~带着外挂悠哉养成中~弑神英雄与七大誓约探索无限的彼方神的垃圾桶在神酒诊所干杯镰仓点心铺的死神只要有趣就够了!发行累计6000万册──编辑工作目录倾听你的颜色青春期超感应可喜可贺,我进化成了美少女少女不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