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二卷第十七章:梁山奇迹||奇迹,总是会发生的。
尽管阮大铖年龄极大,但这厮身体极好,拎着个紫砂大茶壶给三位将军倒茶,手法还挺专业。
现在的习惯,南方已经普及冲泡法,而北方还是在用紫砂壶煮茶。前一段的逃难旅程,把老东西折磨得又黑又瘦,但精气神反而提了一个层次。
如今再摇身一变,成为大通君子营的会同录事(高级助理),一身戎常服,配上须发皆白的高大身形,倒显得风度绝尘,仪表堂皇!
以朱慈炯为名义招募的壮勇,之所以起名叫做
“大通君子营”,也是有讲究的,其中大通二字,取材
“大禹治水”,指的是方法和成效。毕竟在黄河岸边招募民壮,军队番号怎样也要跟大禹搭上关系。
至于君子,那就看怎么理解了,既可以理解成对百姓的承诺,全军所过之处,绝对秋毫无犯!
也可以理解成,这支军队的创建者,都是君子。阮大铖做为
“大通营”的缔造者之一,在周王府避难期间,得以说服慈炯的方式充满了机智:“炯哥儿,在下想起一句诗,不知您可曾听过呢?”朱慈炯当时正坐在扶手游廊下摆弄金铃,抬头看了看院子中的繁花,并没有说话。
但手下,却把金铃放进了怀中。中华诗篇,何止千百万,你不明说,谁知道你要提那首?
但越是这样,就越容易勾起对方的好奇心。这就是说话技巧!眼见效果达到,阮大铖还事儿事儿的正正衣冠,清清嗓子:“他日闻雷惊世起。不忘落魄在君前!唉,炯哥儿可知道是谁写的吗?”
“哦。”朱慈炯遗传了他母妃的高智商。很多诗篇文章,近乎过目不忘,这首诗他还真就听过,
“此乃魏藻德,我大明庚辰科状元郎,在他十六岁时写的励志诗!”
“呵呵,咱们炯哥儿就是聪慧过人,果然不错。斯时清躬公尚在少年,文采略显一般,然其中豪杰之气。倒也跃然纸上!多年后,果真金榜题名,正应了这首诗中意境!”
“住口!”朱慈炯再另类,他也是受正规教育长大的孩子,
“魏藻德贪赃枉法,已被国家极刑!虽说父皇仁德,保留其状元功名。但也不是吾等可以私下讲议地,你究竟什么意思?”
“呵呵,炯哥儿且听详细。”阮大铖潇潇洒洒的一背手,开始了奇谈怪论:“堂堂七尺。生逢乱世,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