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再做出最后的决定。
“故,户部欲拨银三百二十万两以作黄河治理。国库存银或有不足,需宫中内库补足。”李玄将折子上的奏文念完,又将贴在奏折封皮上的一张纸取下来看了看,继续道:“老祖宗,这篇折子文渊阁的票拟是准了的。”
怀恩靠在黄花梨的大椅上,睁开惺忪的一双眼睛:“这种利国利民的事儿文渊阁自然不会阻拦,你怎么看?”
李玄想了想,说道:“朝廷每年开春拨银治理黄河自然是应有之义,但据我所知,整个工程费用一百八十万两便可,若是粗糙些一百三十万两也可用,要只是加固维护,一百万两足以。三百二十万两太多,不能准,但若是拨的少了,又不知道他们到底会如何应付。”
李玄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怀恩也没说话,在等李玄的决断。
“我觉得便以一百八十万两批复,户部存银一定是够用的,内库不予补助。”
怀恩说道:“你就不怕这一百八十万两过去,他们只用八十万两来交差?工部那帮子官员可都指着这些银子养家糊口呢。”
李玄笑道:“老祖宗考教了。拨银子是户部,治黄河的是工部,最后的查验也是工部。真要偷工减料,只要黄河不出事,咱们是管不了他们的。至于银子。。。总得给他们留一些才是。一百万两足够他们花了。毕竟内阁里没了刘诩,却多了刘谢李三位。”
怀恩满意的点点头:“好,就这么批吧。”
李玄拿起桌上的毛笔占了朱砂在奏折上批复起来,最后落印,然后将奏折合上放到一旁,重新拿起一本新的奏折展开读了起来:“杭州知府上折称。。。。”
读奏折、读票拟、问询、披红、用印,然后再下一本儿。
忙活了一天,就是这般无聊的循环。外人只知司礼监的好,却看不到司礼监需要承担的责任。
其实这工作量应该减少三分之二,因为按职责来说,怀恩、梁芳、李玄都有单独披红的权力,只有重要的奏折才需要三人一起讨论。
不过梁芳又告了病,李玄还在“培训期”里遨游,所以每本奏折只能怀恩和李玄一起来处理。
终于,天擦黑的时候,文渊阁里最后的一本奏折也批完了,只等明日送出宫去下发便可执行,一老一少才疲惫的在司礼监的一间小屋里围着小桌吃起了简单的饭菜。
一支烧鸡,两盘青菜,两碗清粥。
两人的饭量都不大,这些东西也就足够了。
简单,但花的银子可不少,毕竟物以稀为贵,冬天的青菜可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