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最新章节
科举考试,流行一千多年,其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公平二字。
无论出身,只求学问高低,在这整个世界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一回。
西方此时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查理曼帝国早以分裂,贵族世袭制建立不久,中世纪到来,罗马教廷开始大展神威。
中国却已然废弃了贵族制,门第制,领先其数百年。
“公平?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公平呢?”
李嘉叹了口气,看了一下这十张考卷。
说实话,以他的实际水平来瞧,这几篇文章都差不多,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那些考官们精英中的精英,水平不知道比他高到哪里去,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而且,由于各考官喜好不同,录取的门槛也就不同,有的喜欢老成持重的,哪怕你文采飞扬,写出花了,也被筛掉,主观性太强,影响公平,这才在明时有了八股文,规定了书写格式,方便阅卷,评比。
八股文虽说限制思维,但却保障了公平,所以被明清沿用,这时的科举才算真正的相对公平了。
事实上,无论是否有八股,皇帝对文章水平依旧判不出高低,只能另寻他法了。
比如名字,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
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李嘉也不例外,他先看了那些人的籍贯,竟然没有一个邕州的,不由得摇摇头,然后又瞧了下年龄,将三十以上的都排除了。
最后,他只能从名字下手了,这时,一个叫做唐复的名字印入眼帘,李嘉心中一乐:这番寓意倒是不错。
朱笔一批,就是状元了。
随后又看了下,他发现一个熟人——萧善文,排名第八,评语是文章娴熟,老成谨慎,随即一乐,从第八一下午就到了第二,成了榜眼。
而探花,此时并非是第三名的代称,到了北宋晚年才成,李嘉却直接金口玉言:
“这进士科第三名,就名探花,探花郎讲究貌美,就须是个年轻的郎君!”
又翻阅了一下,选了一个二十来岁,名叫顾真的举子。
&e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