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魏叔瑜、魏叔琬、魏叔璘四子不停跟静坐在府门前的儒生和士子解释着,想要规劝他们打道回府,该参加科举的回去准备,该教学生的回去教学生,闹了三天了也该闹够了吧!
魏征一辈子治谁都有招,不管是皇帝,太子,还是诸文武臣工,那个在他手里没吃过亏,可面对这些儒家同门,他是实在没招了,不能打骂不说,还得供人家吃喝,魏征宦海沉浮半生第一次吃这么大闷亏啊,也不知道是那个缺德家伙鼓动他们来闹事的。
抱着膀子和长史张公谨看了一会魏征装三孙子的样子,尉迟恭大手一挥,五百南衙军拔出腰间的横刀鱼贯而入,把郑国公府门前的儒生和士子团团围了起来。
南衙长史-张公瑾大声呵斥道:“都不要慌,尉迟大都督奉太子手谕来调解今日之事,本将奉劝各位原地不动,否则弟兄们的手里的刀一抖,喜事可就变丧事了。”
有着张公谨这一嗓子,加上数百柄明晃晃的钢刀,别说坐在地上示威的儒生和学子懵逼了,就算是魏征父子看了也是惊呆了,这太子派了这么多兵来,不是加深了自己和儒门之间的矛盾吗?这是把老夫逼到天下士子的对立面上去啊。
想到这,魏征赶紧上前对尉迟恭说:“鄂国公,劳烦你让士兵们把刀收起来,再转告太子殿下,些许小事,老夫自己能料理。”
呵呵......,“魏相,你要是能控制了场面还用现在这样吗?考不考科举是他们的自由,可妨碍长安城的治安,那就是给本帅上眼药了。
今儿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散,要么蹲大牢,老夫奉太子手谕办差可以便宜行事,就是出了人命也无所谓。”
得,话都说到这份上,魏征那里还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随即又转身去劝大伙儿赶紧离开,识时务者为俊杰,犯不着和丘八们一般见识,这眼前亏吃了得有多冤了。
看到老魏说话不顶用,儒生和士子们的情绪更加激烈了,尉迟敬德上前冲孔子的牌位狠狠地吐了一口粘痰,然后又挥了挥手让士卒们把包围圈又缩了缩。
“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别特么给脸不要脸,以白身包围宰相府第在前,对抗朝廷兵马在后,往小了说藐视官体流放三千里,往大了说就是阴谋造反,诛灭九族。
现在本帅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对抗让老子的兵立些功劳,二是该回那回那去,考不考科举随你们大小便,这年头还缺当官的吗?笑话!”
按常理说,尉迟敬德侮辱了至圣先师,那肯定是要计较一番的,可看了看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钢刀后,诸人都自动选择了第一条,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和信仰比起来,那自然是一分不直的。当然也有几个死心眼不服的,可南衙士兵用大脚关照了他们娇嫩的身子后也都老实地不说了。
看着他们如同丧家之犬般四散而逃,尉迟敬德的脸上充满了鄙夷之色,随即指着地上的孔子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