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刚出土的东西,还要去看吗?”有人忍不住问胡哥,见胡杨要往那边走。
胡杨解释:“呵呵!他们摆出来的那块石碑,挺有意思的,看看无妨。”
准确来说,那属于碑帖,是收藏品之一,价值不好说。通常而言,碑帖不太值钱,研究价值更高一点,所以收藏碑帖的,经常是一些博物馆之类。
这是一种既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的艺术品。
古人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还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
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汇集而成。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当然了,也有人是不同理解的。
比如将碑石上的字用薄纸、焦墨捶拓下来再经装裱的称为“拓本“,也有人称之为“碑“。
其实“碑“主要指汉、魏、唐碑。这个时候,印刷术还没发明、流行起来,碑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到了宋朝,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出来,碑就显得没那么重要,所以宋朝以后,比较有价值的碑就变少了。
胡杨他们靠近之后,就发现,那块碑有半张报纸大小,两面都刻满了字体。
看到上面的内容,有人忍不住皱眉,竟然是歌颂曹操功绩的一面石碑。
曹操,大家肯定不陌生呀!
在三国演义里面,这位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奸雄。
然而,历史上,曹操不像演义小说里面说得那么不堪。实际上,曹操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人品也都算不错的。
而他死了之后,他的墓地一直都为后世津津乐道,什么七十二疑冢之类,说得有板有眼。
可不得不说,曹操的墓,在这将近两千年来,确实还没让人找到。
疑冢,即是为迷惑人而虚设的坟墓,也是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即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
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