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没有家奴,难道让新朝新贵们事事亲力亲为?
家奴制是要瓦解,但也要满意新贵们的需要。
当初瓦解大明的“家奴制”,打击的是旧的豪门大家,对此手下人会拍手叫好,干翻旧权贵,新贵们才能分到更多利益。但是如果新贵们在新的制度下,无法受益,那么他们自然会成为新政的反对者。
所以在通过打击投献、自卖等手段,从根本上瓦解旧家奴制的同时。从事海外贸易的新贵们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开辟了海外婢女贸易,这个贸易充满罪恶不假,但却也缓解了很多矛盾。
这些豪门大户的名下,现在谁家里没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各国婢女。也正是在她们的侍奉下,他们依然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甚至轻松惬意远甚于过去,那些顶着“书香门第”的人家,用起奴婢来,可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毕竟,但凡是人,都乐意享受他人的侍奉……那怕是朱国强同样也是如此。
得,这也是人的本性。
一行人在街上逛上,置身于文德桥,看着远处的文德街,朱国强驻足的桥上,凝视着熙攘的街道,街上的人头攒动。有很多都是年青的士子,他们不仅年青,而且……大都穿着奇装异服者,甚至可以用争奇斗艳来形容。
“老爷,国子监就在附近,这些都是各地过来考国了监的生员。”
方以智轻声说道。
国子监每年都有一次入学考试,来自各地的读书人齐聚文德街一带,但真正让朱国强看傻了眼前的,恐怕还是那些读书人的打扮!
那些读书人里,有不少人都是穿着类似女装的衣着到处招摇。见状,朱国强皱眉道。
“他们穿的这是什么玩意?”
方以智说道。
“老爷,这就是报上报谓的“妖装”,其实从世宗大江南北就时兴这样穿法,女子将发髻晚起,穿宽松大袍;男子却喜好着短衣和修身裙,远远看去,与女子一般。在苏杭一带,有一首民谣,“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桌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苏杭一带,在其他地方也都如此。人们所穿的衣服,更是五花八门,男女混装,”
看着那些远远看去穿着与女子一般的士人,方以智叹道。
“这十几年,天下承平后,不曾想,这样的风气又重回大明了。”
“这样的风气……”
朱国强冷哼道: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我大明的男子,要都是如此男儿女相,那可真就国将不国了。”
这样的风气由来已久,从正德朝开始,大明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城市更加繁荣,读书人看不起传统的程朱理学,读书人竟把通晓五经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