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负刍果然像项燕说的那样已被吓破胆了。
人往往就是这样,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愿意改变。
楚王负刍也不例外。
他拒绝离开寿春有昌平君下套的原因,但也有他自身原因:楚王对寿春熟悉,熟悉的地方天生就有安全感。
那什么迁都洞庭,甚至还要去百越避战……鬼知道要吃什么苦?
于是楚王负刍尽管心里知道联合各族进攻秦军补给线希望十分渺茫,但他还是愿意一试。
直到秦军将寿春团团围困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秦军一直这样包围下去,一年、两年、三年……他岂不是要在这城里饿死?
这其间楚王负刍也到城头上去看了两回。
却见下方秦军士气高昂、杀气腾腾,楚王负刍心下就更是后悔不迭,暗道早知如此就要听项燕的迁都了,再不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等死。
这时下人就给楚王负刍送来一封信,道:
“大王,上将军密信。”
楚王负刍赶忙打开。
信中先是说昌平君虽尽力游说但各族皆不愿出兵,又说为今之计就只有里应外合自城北突围而出,不知大王可愿出城?
楚王负刍不由大喜,马上就飞鸽传书出去表示愿出城并询问详细计划。
突围时间就定在三日后深夜子时。
之所以定在子时,是因为此时大多秦军兵士已熟睡。
另外在夜里淮河水位下降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
再者就是在黑夜中秦军想要重修浮桥更困难,于是楚军夹击大梁军的时间更充分。
作战计划很简单,对于城内的楚军来说,只需要在淮河断流时从三个城门攻出包抄大梁军便可。
甚至如何出城项燕都有安排:
让兵士在城门处准备大量“草包泥”。
所谓的“草包泥”就是古人用于筑坝的沙袋。
只等夜里淮水断流之后,令兵士带“草包泥”出城填河并铺设成一条拦河之路。
接着兵士先行出城与项燕主力夹击大梁军,都城护卫军则掩护楚王出城与项燕主力汇合。
所有的安排都十分完美,如果按这计划实施的话,沈兵及其大梁军或许还真会被一锅端了。
毕竟那可是十余万楚军,且沈兵一行还无险可守。
如果说沈兵有什么“险”可守的话,那就是用木栅制出的城寨。
&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