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水车舂米试验了几回后果然发现了些问题。
比如力道不是很足,再比如舂米时不像人力舂米那么小心,于是总会带出些谷物出来。
不过这些问题却很容易解决。
前者只需调整杠杆支点的位置就可以,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木槌举得更高,于是砸到石臼的力道就更大。
也好在用样品做了下试验,否则直接批量生产才发现这个问题,那就要改上千具了。
后者要改造的就是石臼。
也就是选择一个更大、臼沿更高的石臼,如此一来谷物虽然在里头被砸得四处乱溅也不会跳出臼外。
不过此法虽好却似乎并不适合在此时折腾。
因为这样一来就意味着百姓手中用于舂米的石臼便得尽数换过。
这做起来就难了,首先得找到合适的石材,之后还得将其敲出一个坑再打磨一番。
这在工具极为落后的此时少说也要几天时间才能制出。
于是沈兵就想了另一个方法:依旧使用原有的小石臼,只不过在小石臼外铺上一层麻布。
若是没有麻布便用装米用的麻袋或是旧衣也可以,总之就是将溅出的谷物重新收集再加工。如此一来就不存在浪费问题。
出于谨慎,沈兵又试过几回,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这才开始批量生产。
生产上千具水车对沈兵来说那是小事一桩……数万军队放在那,他们平时都有制作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现在也只是在浍等木匠的指导下制作水车。
甚至其中有部份人已有制作水车的经验。
魏国其实也不需要水车,魏国径流众多且灌溉水网密布,但人对新鲜的事物天生具有好奇心,好事者知道有水车、翻车这些东西后便会尝试着制作。
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能像浍等工匠一样起着指导的作用。
然后数万人分成几批:伐木、运输、锯木、制作……上千具水车不过两日时间就制了出来。
沈兵将这些水车分散到寿春城的各处……这当然是要分散而非集中。
若将这些水车集中在一处,一则是会造成拥挤,二则是全城的百姓要舂米都得大老远的将米背至集中处,若是远的步行一来一回只怕也要大半天,还不如在家自己舂了。
而沈兵这样根据径流分散到各处,城内百姓便可以“就近原则”到附近的水车舂米,这才能真正达到节省劳力的目的。
舂米的规则是:舂米本身不要钱,但需到监御史那登记造册,凡舂十袋米便得屯一亩田交换。
且这屯田却也不是白屯,而是依旧按秦律十二税一,只不过要扣除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