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战操作起来并不困难。
一张张这么抄写完之后叠在一起再卷起来,就可以塞进竹筒及挖空的原木中,或是平摊藏在马车里,夹在帐蓬夹层中等等。
藏的方法多到数不胜数,只需稍用点心思就可以。
但如果是竹简那就完了……不是说竹简不能藏,其实纸可以藏的地方竹简大多也可以。
问题是那夹层、那竹筒,藏个一、两份竹简就差不多了,累死也带不了多少。
带不了多少就意味着很难形成群体效应。
接着沈兵就让兵士化妆成楚民携带着这些传单混进楚境。
原本沈兵还想费点事让楚民来做这些。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秦军占领淮北收获大片土地之后同时也获得大批楚民,这些楚民都可以为秦军所用。
需要的只是用点小钱接着再以其家人为质……这时期以人为质是得平常的,国家之间建立什么友好关系之后都要以王子为质。
不过沈兵派人往楚境一侦察,发现似乎没这必要。
原因是楚国户籍管理十分混乱,比如昭、屈、景三大族户籍就自有系统没有整合……这当然不会整合,各自封地都是私有财产包括百姓也是,于是没必要将户籍与其它贵族整合在一起。
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屈氏管理下的百姓要前往昭氏经商,昭氏怀疑他是秦国奸细想要查其户籍等详情,就必须要到屈氏那查。
甚至到屈氏那查还不够,因为在屈氏那查无此人之后,不能保证他是景氏的人,然后还是斗氏、成氏、班氏、孙氏等小族。
一个个查完了都没有,似乎还不能证明其是秦人,因为还有被灭的淮北一带流民,这户籍又到哪查去?
由此就可知此时秦朝郡县制优越之处。
其全国户籍是整合在一个系统里的,只要报出自己是哪哪人,寻着由郡县往下查,若是确有其人就一定能查得到,是不是奸细就一目了然。
楚国没有这么严密的户籍系统,于是对外来百姓的盘查只能止于“听其言观其行”的层面上。
查什么验、什么传都是假的,瞄一眼就过去了。
主要是盘问从哪哪来的,然后搜查下有没有藏有兵器。
楚军最担心的就是藏有兵器的奸细混进来然后里应外合将城池给夺了。
若是没有兵器……那还能翻出什么大浪来?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沈兵派出去的这些“奸细”可全是不带兵器的,然后再带上几个地道的楚民指引寻个合适的借口,轻易的就进城了。
&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