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三点证据,“大西洋”的命名,这并非翻译名,而是地地道道的国产洋名字。
大西洋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朝记载,利玛窦来中国晋谒万历皇帝时,他说自己是“小西洋以西的“大西洋”人。
小西洋,也就是印度洋,大西洋便是明朝对欧洲的称呼。
明朝年间,东西洋分界,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一线为界,西面叫“西洋”,东面叫“东洋”,因此日本人也被称之为“东洋人”。
孟席斯的惊世之说,引起了海内外各种新闻媒体、相关学术刊物的关注,并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
有学者认为,孟席斯搜集、掌握了大量的欧洲人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很具有说服力。
而且,明初国力强盛,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加上郑和船队阵容庞大,宝船性能优良,完全具备远航美洲的能力。
当然,很多学者压根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觉得郑和船队虽然有能力达到美洲,但不是主动的去航海探险。
至于加勒比海域发现的中国古船,应该是郑和船队的一支分船队在航行中遇到风暴,被一路吹刮到了美洲.......
还有学者直接否认,言说从现有的史料和文献资料,没有郑和船队到过美洲的明确记载,上面的都是推测而已,不能当成史实。
还有的直接说,郑和船队在航海技术上完全没有横跨大洋的能力,只能近海远洋......
其实最早提出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的不是孟席斯,而是18世纪的法国学者汉学家歧尼,他在1761年提出了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
讨论归讨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也没达成共识。
香港学者李兆良又接过孟席斯的大旗,继续求证郑和船队发现美洲的说法。
在1994年,有人在北美东南部意外挖到了一枚金牌并不是黄金打造的,上面刻着“大明宣德委锡”六个大字。
这枚金牌经过金属成分分析和年代检验,发现与嘉靖、隆庆两朝的铜钱含锌量是一致的,表明了这块金牌起码是和明代中叶的冶炼技术相当,确实是大明宣德年间的正品,被人称为“宣德金牌”。
这种制式的金牌,是当时大明皇帝登基后赏赐给番邦的赠品,死后要收回来的,重新颁发新皇的金牌给番邦。
因此,有人猜测,这是宣德朝时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带到美洲的,从而彻底留在了海外。
李兆良还通过研究发现,北美的一些原住民切诺基人使用着“文、武”两面旗帜,而且每面旗子上使用的是七颗五角星,其摆列方式赫然是中国命名的“北斗七星”。
“文武”概率是中国文化元素,北斗七星旗也是横贯中国历史的皇族旗帜,汉、唐、宋、明等历朝皇帝的大驾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