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是矫枉过正这个患者最大的特征就被这么忽略过去了,他是个黑人。”
“和种族有关系?”徐有容有些发愣,“可是种族学说……”
孙立恩哭笑不得的第三次打断了徐有容的发言,“我说的是客观上存在的生理差异,不是种族灭绝的区分依据。他是黑人,所以他的血红蛋白含量应该比我们高大概15%到30%。也因为他是生活在恶疟地区的黑人,这一族群进化出了一种应对疟疾的生理防御机制。”
徐有容恍然大悟,和孙立恩异口同声道,“镰状细胞病!”
虽然知道了答案,但徐有容还是不太相信孙立恩的判断。“不应该吧?不是做了两次血常规么?镰状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很明显才对……”
孙立恩拿出了攥在手上的两张血常规检查单,“所以我在看到了这两张检查单后,才敢做出这种推测。不管是驻训场医院,还是咱们医院检验科出具的血常规检测报告,都用的是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是个好东西,驻训场医院和第四中心医院检验科用的都是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只需要大概20微升的末梢血,分析仪就能够在一分钟内报告出患者的15项血细胞指标,并且在三分钟内报告全血c反应蛋白指数。速度快,准确度高,而且项目齐全。这大大缓解了检验科医生们制作血液涂片,然后在显微镜下一点点数细胞的痛苦。同时因为需要的血液样本数量少,也能够让患者避免更多的痛苦。但最重要的是,三分钟内就能完成绝大多数血液检查项目,这种反应速度让血细胞分析仪成了急诊科的救命神器。
但问题在于,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辨别出红细胞的形状缺陷。
虽然比较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可以辨识出巨大血小板之类的异常细胞组织,但镰状细胞仍然不属于血细胞分析的检查范畴。一般来说,患有镰状细胞病或者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诊断,都仍然依赖于检验科医生们的眼睛。除非在血液涂片中看到了镰刀状细胞,否则检验科根本不可能向医生们报告这一症状。
而驻训场医院和第四中心医院检验科就陷入了这一盲区中。他们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出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覆盖罗尔斯的症状,并且还将他的最主要疾病掩盖了下去。这种误差让医生们不停的在感染和自免疫疾病的死胡同里打转。而最让人无奈的是,镰状细胞病和镰刀状细胞贫血病,在中国都是非常罕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非洲的发病率最高。
根据研究,医学界一般认为镰状细胞病是因为患者染色体中的β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形成了异常的血红蛋白s,并且代替了正常的血红蛋白所致。由于氧分压下降时,血红蛋白s分子互相作用,形成螺旋形多具体,这会让原本正常的红细胞扭曲成镰状细胞。而因为镰状细胞的机械形态发生改变,因此细胞本身更容易发生溶血,或者堵塞毛细血管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