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广而告之

晚上到胡姬酒肆欢饮。也已成惯例。

酒足饭饱,再去金水汤馆亦不可缺。

时下宵禁,以“漏刻”为准。漏刻即漏壶。乃是上古时已有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水从漏孔流出,壶中浮箭随水面同降,浮箭上的刻度便能指示时间。《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换句话说。“漏刻”,又分“昼刻”和“夜刻”。

众所周知。昼夜长短,一年中有明显的变化。故而,每天浮箭的刻度,严格来说皆与昨日不同。古人亦知。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换上不同的刻箭。起初每隔九天换一次。后来发现,昼夜交替在‘二至日(夏至冬至)’最晚,‘二分日(春分秋分)’最早。于是定例一年需换四十八组不同规格的刻箭。

某日便称“夜漏某某刻。”

比如说。冬至日这天,昼最短,夜最长。在每刻时间皆相同的前提下,昼刻最短,夜刻最长。于是,白天四十刻(约9.6小时),晚上六十刻(约14.4小时)。便称为:“夜漏六十刻”。

而到夏至日时,白昼最长,夜晚最短。这一天,白天变成六十刻,夜晚则为四十刻。记作“夜漏四十刻”。

此乃古人记法。

今汉天文地理,旷烁古今。

漏刻的划分更加精确。从一百刻度,增加为一百二十刻。

规则未变。亦是称“夜漏某某刻。”只不过把满刻度从一百增至百二。

一天一夜满二十四小时。上古时,箭上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便是十四分二十四秒(14分24秒)。今汉,一刻为十二分钟(12分)。直至清初,将满刻改定为九十六刻,每刻时长则变为了十五分钟整(15分钟)。

于是,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便相传成习。沿用至今。

有道是“暮鼓晨钟”。

每晚“昼刻”已尽,便擂响“闭门鼓”。每日“夜刻”已尽,则敲响“开门钟”。凡在“闭门鼓”后、“开门钟”前,在街上无故行走之人,便犯“犯夜”之罪。若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为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等私事,则可及经巡逻官吏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又有“钟鸣漏尽”。

《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钟鸣漏尽”意思是说:晨钟已经敲完,漏水的壶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是人生暮年。

所以说,古代计时,亦十分精准。并不是后世以为,凡遇事便‘点一炷香’,如此粗陋。

这里便看出‘市’的好处。

&em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阅读: 惊龙入世秦风许芸潇装傻王爷俏医妃装傻王爷俏医妃柳拭眉皇甫令尧装傻王爷俏医妃唐唯恩医仙神婿中原修仙道日常系血族协议结婚后热搜爆了冒牌专家竹外梅横一两枝吞噬星空之签到成神寒门宰相我在木叶开饭店,开局复活旗木朔茂女配在种田文苟住了圣杯无所不能星际团宠她是小祖宗我有特级超能力小说麻衣神婿乡野小医仙都市长生龙帝李十二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