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致中眼中露出应有的惶恐,低声道:“皇爷……”
朱慈烺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特别在场的几位内阁大臣,表现的惊讶比太监更甚。
总之,绝没有人想到,天武帝能把太监制度废除掉!
在震惊之后,杨廷麟等人开始对皇帝的魄力感觉到由衷的敬服。
仅此一条,天武帝就足以超过历代以来,所有的圣贤帝王。
宦官干政,历朝有之,又以大明最甚,表面上说是太监们代表皇帝与文官集团角逐搞平衡,说白了就是皇帝没用,导致宦官专权的现象,更是皇帝骚操作不断的体现。
纵观大明乃至前朝,出现这种情况的共同点都是:皇帝没有掌握军权!
控制军权就是控制一切,只要皇帝控制了军权,所谓的文官集团都会老实,哪来那么多屁事,还搞平衡?
朱慈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觉得太监可有可无。
历史上的满清,顺治皇帝原本有废太监的打算,后来想想还在留着打杂吧,不过他定下了影响满清二百多年的铁碑祖制:太监干政,凌迟处死,绝不姑息!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外官有与交结者,发觉一并论死!
所以,清朝的太监是最苦、最累、最憋屈、最无权无势的,真正的可有可无,毫无存在感。
清承明制,也有内阁,也有票拟和批红,但纵观鞑清一朝二百余年,没有太监的牵制,也从未出现所谓的文官集团,即便内部有索额图、明珠之争,也是暗地里较劲。
因为鞑清的前几代皇帝一直掌握着军权,这就是人家的底气。
文官能够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一是思想同体,二是利益相关,是需要政治环境的催生。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朱慈烺无法理解,大明以前的历代皇帝,为什么对文官内阁和谏官之间,常因一件小事而引发口舌之争所有纵容?
他也实在无法理解,之前的几代皇帝们,为何在文官集团的咄咄逼人下,所采取有条件的妥协?
或许,这一个个的都想当名留青史的“圣明天子”吧,给文官集团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让人家抱团对付自己。
朱慈烺的想法有些偏激,他觉得,不能控制军权的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鞑清的几代小野猪皮能做到,大明也能做到,彻底消除文官集团和宦官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