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穷途末路

泉州,原来的州衙被紧急征用,稍事扩张后成了“皇宫”。

很是寒碜。

事急从权,泉州的大小“文武百官”也没说什么,其实没几个人怀有多大的期翼,只是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况且并非没有一线希望。

前方大战,整个泉州陷入意料之外的安静之中:已无可增之兵,能否打出一片生天,就看率领梅景福、方玉山等人在枫亭和朱高煦大战的梅殷能否取胜。

若是胜了,大明境内建文旧臣受到鼓舞,遍地开花,朱棣顾此失彼,终将灭亡。

若是败了,那就是败了。

从今以后,永乐帝王的治下,不会再有建文旧臣搞事的土壤。

不过梅顺昌没闲着。

他是一位读书人,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他甚至很少看兵书——尽管在应天时,梅顺昌在五军都督府的中府任职,但和在旗手卫任指挥的梅景福不一样,梅顺昌确实不善军事。

他看的全是经国治世的文章,所以这一次决战,梅殷并没有带他去枫亭。

梅顺昌还有事要做。

父亲梅殷和弟弟梅景福怀着必死之念去枫亭为未来放手一搏,梅顺昌则在梅殷的安排下,带着母亲宁国公主,他自己的媳妇以及弟媳妇儿等人,去了泉州府沿海重镇——永宁。

当然,少不了那个依然在穿开裆裤的幼帝朱文圭。

永宁卫所中已无多少兵力。

仅有两千人——这两千人也是梅殷可以留下来保护朱文圭的最后依仗。

梅顺昌站在城头。

在他前面的海面上,铁锁横海之间有数艘大船,士卒们往来,不停的往船上搬着淡水、干粮以及弓弩等辎重。

未雨绸缪。

按照父亲的叮嘱,只要枫亭那边传来败讯,梅顺昌就要带着朱文圭等人逃亡海上,是去西洋还是去倭国,梅顺昌根据局势自己决定。

梅殷的意思是去西洋那边,梅顺昌其实倾向于倭国。

有两千士卒,在倭国也能打出一片天地。

远方碧波荡漾海天一色。

望着那看不见希望的尽头,梅顺昌心情沉重,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远赴万里重洋呢,可惜事情半点不由人。

梅顺昌作为读书人,其实太明白读书人的尿性了,父亲梅殷还是对建文旧臣的期翼太高,就算枫亭大捷,也不见得全国其他地方的建文旧臣会云集响应。

如今大明境内建文旧臣的脊梁,早就被朱棣给打折了。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重生之黑化男配未婚夫护国龙帅[棒球竞技]今天也没被打死!史上最强炼器师总裁夫人她马甲轰动全城了穿到八零后我成了锦鲤综艺的王神秘老公宠上天秦末:开局收了项羽当小弟天网诅咒之船从饕鬄开始吞噬进化权宠悍妃:穿越王爷超旺妻我真不是荒野吃播网游末日之神战天下大唐第一权臣柯南之敬酒不吃吃罚酒八零暴富小辣椒师尊的快乐你想象不到重生七零俏娇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