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码头有的是按船只停靠位计算,有的却是用货物的流通量计算的。</p>
韩绛知道,两万担的泊位至少要五个新泊位,眼下大宋能去交趾、占城的海船,装粮食的船是运量最大的,一船四千担。</p>
可靠人工装船、卸货。四千担要一天时间。</p>
若是换成运麻料、布料的船,一船的最大装载量不会超过一千担。</p>
一个月时间,增加两万担泊位,不容易。</p>
陈傅良对韩绛说道:“泉州眼下要想稳,那么作工的机会就一定要多,多到各坊抢人,水力织坊我知道短时间内肯定不会放在泉州,但织布总是有不能水力的。麻变成线,这水车的技术也不算什么秘密。”</p>
“恩。”</p>
陈傅良继续说道:“棕,我要些。”</p>
韩绛也说道:“我需要茶。”</p>
“安心,福建路这里十地八山一水,只有一成是平的。我不是福建路转运使,也指挥不动他们。可我泉州港挂出需要茶百万担的牌子,想来各州府不动也得动,他们不动,山民也由不得他们,自己也会种茶,然后顺水路运到泉州来。”</p>
韩绛问了:“陈知府你说的山民,是我们说的那个山民,还是山里的民?”</p>
韩绛问的怪,可意思陈傅良懂。</p>
山民,不是贬意,多指福建路汉族之外其他各族,各部落。</p>
陈傅良回答:“都有,眼下我准备在泉州开一个书院,教人识字,顺便教人种茶。报名的很多,就有咱们所说的山民,他们也发现,茶可以让他们变富。”</p>
“恩,好事。”</p>
陈傅良喜欢办学,这一点韩绛是知道的。</p>
重新上马车,在进泉州城的时候,陈傅良突然说道:“绛哥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p>
“好消息!?”韩绛有一种感觉,这个消息会是一个惊喜。</p>
陈傅良表情却很严肃:“今年六月以来,我泉州无一例……不举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