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教材不是华真行编的华真行只是做了一番解释为什么推翻几里国旧政权的新联盟要在全国使用这样一份社会学基础教材?
曼曼抿着嘴唇瞪大眼睛连连点头。石双成皱着眉头微微颔首。王丰收的嘴角又翘了起来似笑非笑仿佛再度进入看戏状态。
叶一宁也是四境修士不到六万字的材料很快就看完了合上教材时居然笑了:“华总导太严肃了我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其实那也不是我的观点只是看到很多人都那么说。”
华真行:“那你自己怎么认为的呢?”
叶一宁:“抱歉啊其实我没想过那么多也没有像华总导研究得这么深。但是我也觉得吧三纲五常之类的东西确实挺腐朽落后的至少从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我非常反感。”
华真行也笑了:“其实我也没什么研究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曾在柯老先生门下受教。就我的理解三纲是皮早已不合时宜我也非常反感但五常为骨不能把概念搞混淆了……
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三种伦理要求;所谓五常则是礼、义、仁、智、信这是五种道德原则。
这是王丰收刚才提到的汉儒搞出来的东西确切的说它本身并非儒学而是后世儒生为了统治需求和社会稳定推行的一套应用体系。
华真行并没有展开讲在农耕文明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伦理要求它怎样满足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比如父为子纲表面是家庭伦理实质是生产组织形式。
这是延伸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了。
他只重点解释为何说三纲是皮是指加上特定历史年代的变量所推衍出的秩序体系。假如应用环境变了比如说在当代社会儒家的立论本身就能推翻它。
这是延伸到辩证法领域了。
假如以君主制的合法性为前提可以得出君为臣纲的要求。但是从“忠恕”的原则本身推导不出君主制必然合理的结论。假如君主制这个前提不存在君为臣纲当然也就没有存在基础。
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本身也就能推翻夫为妻纲的结论。
可是礼义仁智信这五常之所以称之为“常”它是可以超越时代的。仁就是忠恕而礼是忠恕原则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形而上为道德形而下为律法。
那个时代不需要道德与律法?儒家只是在讲制定道德与律法的依据与原则它是工具性的。至于后人用这个工具、加什么材料、做出一桌什么菜那就要看各自的目的和手艺了。
从根本立论推导出五常的过程这份教材的最后都介绍了华真行只是强调没有哪个时代可以没有礼义仁智信的概念与标准。
你可以批判某个时代所建立的礼义仁智信具体法则甚至说它们是“吃人”的比如批判封建时代的礼义仁智信但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礼义仁智信吧。
礼义仁智信最初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儒家立论推出来的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