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日。
颍州。
苏轼和阿九抵达颍州,这里对于苏轼再熟悉不过,恩师欧阳修生前居住于此,他多次和苏辙前来拜访,如今恩师已故,喜悦之情外徒增几分伤感。两年前,师母薛夫人病故,欧阳棐、欧阳辨扶柩来此,并在此地守孝居住。此外,通判赵令畤、州学教授陈师道也是苏轼的朋友。闲暇之余,他可以约这些人吟诗作赋、郊游赏景。
苏轼下了船,一名衙役指着他,对一旁的另一名衙役道:“你看,那位是苏大人吧?”
衙役从袖中拿出一张赵令畤给他的画像,对比了下,道:“赵大人说按照来信苏大人应该这几天就会抵达,我们已再此等了两天,想来也该到了,而且赵大人说苏大人身形修长,此人也符合,应该是他。”
两名衙役走上前去,拱手道:“请问是苏大人吗?”
苏轼见两人一身衙役打扮,想必是来接自己的人,道:“是啊!”
衙役挥了下手,示意车夫驾车过来。苏轼上了马车,衙役等人也翻身上马,一同朝颍州衙门进发。
苏轼抵达衙门,赵令畤闻讯前来相迎,笑道:“我还想着你要在京师多待几天,要下月初才来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抵达了。”
苏轼笑道:“颍州离京师近,走水路几日便可抵达。朝廷任命一正式下发,我简单收了下行李就来了。德麟近来可好?”(赵令畤,字德麟)
赵令畤笑道:“一切安好。”他见派去的众多马车上并未下人,疑惑道,“仲豫他们呢?”
苏轼道:“他们在杭州,我回京时没有带他们。”
赵令畤道:“你这是压根儿没打算在京师就留呀。”
苏轼笑道:“是啊,还是在地方为官自在。”
赵令畤问道,“不知仲豫他们何时抵达,我好派人迎接。”
苏轼道:“我已寄信去了杭州,等他们收拾好家当再过来估计得两个月后了,你不用为他们操心。对了,你把颍州这几年的文书、账簿、刑狱案牍等都拿来让我看看,我先还了解一下颍州的情况。”
赵令畤笑道:“颍州太平,民风淳朴,衙门事也少,你明天再看都来得及。连日舟车劳顿,还是去官舍歇歇吧。”
苏轼道:“也好。”
赵令畤命衙役带苏轼去官舍,自己则返回通判厅继续处理公务。
颍州不比杭州繁华,公务也少了很多,苏轼每天的日子过得十分清闲,仿佛已致仕还乡一般。他经常约着欧阳棐、欧阳辨、赵令畤、陈师道等朋友或泛舟颍河,十天能来九天。更新最快的网
九月初五。
苏轼又约着欧阳兄弟、赵令畤、陈师道同游颍河。几人泛舟河上,苏轼心情大好,不由吟诗一首:“我性喜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