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真的能让人冬眠吗?”
模拟太空舱里,几个航天局的工程师围绕着一台已经摆放好了的人工冬眠仓,喷喷称奇。
在他们的旁边,一位来自瑞康的工作人员,正在教他们如何使用冬眠仓。
这东西使用起来其实很简单的,就只要把几个参数设定一下,然后给使用者打一针,再塞进冬眠仓里就行。
甚至都不用人工打针,在经过多次的临床测试后,现在的人工冬眠仓的所有自动化操作都已经测试过一遍了,都没啥问题。
完全可以直接将使用者塞进冬眠仓里,然后冬眠仓自己就能扫描使用者的身体数据,然后给他注射适合的诱导素剂量,陷入浅度冬眠后,再注满营养液,开启深度冬眠模式就行。
现在根本不用工作人员再麻烦的询问使用者身高体重,然后手动输入参数了,完全可以交给冬眠仓自带的人工智能来控制,非常方便。
瑞康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教会了航天局如何使用人工冬眠仓。
“怎么说?现在就开始测试?”负责维护模拟太空舱的主任向等火计划的总工程师询问道。
总工程师点点头:“先进行抗压力测试和失重环境测试吧。”
火箭在从地球发射到太空中时,由加速度所造成的反作用力是非常大的,通常在舱内的宇航员都要承受4-4.5个G的加速度压力。
当然,舱内的物品也是需要承受这么高过载的,所以必须得测试一下人工冬眠仓的抗过载能力。
不过大家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
怎么说人工冬眠仓也是金属制造的,几个G的加速度肯定还是能承受的,又不像人类,血肉之躯,受不了这个压力。
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怕人工冬眠仓内的零件太精密太细微了,压力一上来,会不会导致零件的损坏。
还好,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撤离了模拟太空舱后,舱内就开启了过载测试。
从1个G的加速度,一直增加到了10个G的加速度,通过玻璃窗,大家都未曾看到人工冬眠仓出现任何颤动,依旧稳定的立在角落。
10个G的加速度已经足够了,就连航天员在航天城训练的时候,一般最高值也不会超过8个G,更不会超过10个G的,因为超过了这个值,会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所以常态情况下,8个G的加速度就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宇航员也是会遇到一些超过十个G以上的瞬间过载的。
传闻,华夏第一位上太空的航天员,就承受过瞬间的极限过载,在回到地球时,嘴角都有血丝。
不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