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9章:学堂之争

其实在义务教育这块朱英可不算是最早提出的。

第一个提出的正是朱元璋早在大明建国初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召集了中书省各官员表达了要普及教育兴办学堂的意见。

而在那个时候整个大明也是迅速的行动起来开始建立具备大明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等事情对于整个古往今来都算是头一遭。

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朱元璋建国后发现自己大明如此辽阔疆域人口竟有一种无人可用的情况。

受到蒙元的冲击和清洗最为主要的还是蒙学对汉学的打压。

很多人认为蒙元也是属于中原王朝之正统他们所用的所学习的所提倡的皆是汉学。

其实这是错的。

或者说这是朱元璋在编纂蒙元历史的时候对其进行了改变甚至是改变了整个华夏族群的潜意识。

真实的蒙元作为第一个自外族进犯中原且成立王朝的国家。

实际上在整个蒙元时期都在极大力度的打击汉学打压汉人。

首先是忽必烈他只会简单的汉语建立蒙元后也不存在去推行汉学而是推行蒙学。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想要当官首先你要会蒙语懂蒙文。

朝堂议事文书卷宗皆是蒙语蒙文。

甚至于后来的蒙元历代皇帝听不懂汉语也不存在看得懂汉文。

汉家文学受到了有历以来最为强力的打击。

百年数代传承。

私塾教授的尽皆是蒙文蒙语。

若不是蒙元对于汉人极为打压尤其是南人很难为官这才使得一些基层的南人百姓得以保留汉语汉字。

南北的差异矛盾也是在这个时候最大化。

所以朱元璋只能开办教育把读书人变得多起来。

他亲自审定各级学堂的学生定额每年招入府、州、县的学生达三万多人他们一律称“廪膳生”(廪lin)所谓廪膳即官府供应伙食。

到了洪武八年的时候办学规模再次扩大又令天下建立社学延伸到县城之下。

如此加上朱元璋称帝之前就在南京设立的国子监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办教育从京师一直延伸到乡村。

大明户部这边也全力支撑除了建校舍、请老师外学生的待遇也很好官府除按月供给他们每人“食米六斗”外还免费供给鱼肉此外这些学生还享有免役特权。

京城的监生那就更不得了校服全套包了结了婚的可以带家眷入学未婚的发钱作将来的婚聘金;外地的学生每年还有带薪探亲假重要节假日发节日补助。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壶中酒杯中缘宠物小精灵之武藏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豪门狂婿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猛男诞暮云碧一剑掌乾坤首辅追妻计划唐诗薄夜的书名叫什么特种龙王薄夜唐诗我不做阴阳师了超神学院里的异乡人薄夜小说男主角万界毒尊重生之我有灵泉超级学霸科技系统唐诗薄夜一把刀砍翻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