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潘浚、庞季等是荆州本地士人,陈琳、、伊籍等是投从刘表在荆的兖州士人。却从出席人员的身份组成和他们在荆州的军政地位,足可以看出刘表对荀贞的重视和对此盟约的重视程度。
一夜尽欢,却不必多言。
只说当晚酒宴罢了,接下来两天,陈群和刘表府中的蒯良等吏细细商议盟约的内容。
两个势力之间订立盟约,实际上也很简单。
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基调,基调定下,双方志同道合,那么底下来的内容就也好商定。
几天的功夫,陈群与刘琦、蒯良、伊籍等就把盟约的细条一一议定。
不外乎即是:荆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荀贞要及时地给以帮忙;徐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荆州也要给以帮助。以及,荀贞、刘表各自往朝中上的表,陈述政治主张的表也好,举荐任命官名的表也好,双方都要支持和承认;还有灾年的时候,双方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
等等之类。
盟约商讨完毕,蒯良等把之奉给刘表观览,刘表无有异议。
这份盟约,就此便算定下。
盟约虽定,但是陈群没有立刻就回徐州去。
荀贞给他的有交代,叫他拜访一下荆州本地的名士和南迁到此的北地名士。
因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陈群相继谒见了蒯氏在襄阳的有名士人,如蒯良、蒯越的侄子蒯祺,如蔡瑁的几个从父、从弟,如出自江夏黄氏,与黄祖同族的黄彦成,还有荆州另个大姓,即庞季之族,庞氏族中的几个名人如庞德公等;随后,陈群去了趟蔡家,替荀贞送了些礼物与之;继而,他从襄阳出来,南往时下迁荆北士所主要聚居的宜城先去。
黄巾起事后,兵战不休,很多的北地士人南下避乱,因宜城临水,风光好,又离襄阳、南阳都不远,故此这些北士大多就都选择住到了宜城,这也是为什么刘表之前到荆州上任的时候,最先来宜城的原因。
宜城此县与襄阳相距不远,中间只隔了两县,不到百里路程。
顺汉水而下,次日下午,在伊籍等的陪伴下,陈群即至宜城县城。
刘表得荆后,专门给寓居宜城的北士单独建了一个里,现在宜城的北士,主要就是住在这个里中。这些北士里头,不乏退休、或挂印辞职的官员,其中曾经出任刺史或二千石长吏的就有数十人之众。到了里外,只见里门口朱轩华盖,车辆如流,出入之人皆都是衣冠之流。更新最快的网
陈群不觉顾与陪同他来到此地的伊籍等人说道:“此里,可与我徐州的梧桐里相提并论了。”
伊籍问道:“敢问陈君,梧桐里是个什么里?”
陈群说道:“凡我徐州之英杰,多在梧桐里中住,亦是簪缨云集,可称一方之风流也。”
伊籍听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