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攸细细讲说,荀贞这才明白。
却是:司隶、豫州、兖州、青州等地现下均不太平,或州内互攻,或黄巾大乱,为了自保,此数州中的不少士人俱如早前的郑玄,现下的许劭、刘繇一样,纷纷外出避乱。他们有的去了冀州,有的南下荆州或扬州,也有一些现正寓居在徐州。寓居徐州的外州士人里边,颇有几个略有名气的,荀贞得了徐州后,曾征辟过他们,他们中,有的应了征辟,有的则或是出於“乱世不欲出仕”之故,或是自觉与荀贞的政治理念不同之由,没有应辟,这些没有应辟的士人,现今闻许劭至,却有两三人络绎来郯,投到了许劭的门下,为其宾客。
荀贞神色微变。
荀攸斟酌再三,下了决心,对荀贞说道:“明公,攸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荀贞说道:“有什么当不当讲?卿与我,一家人也,有什么想说的就说。”
此时堂上都是自己人,荀攸不用担心话语外泄,得了荀贞的允许,他遂直言说道:“许子将固名重海内,然他今至我州,却不一定是件好事。”
荀贞故作不解,问道:“此话怎讲?”
荀攸说道:“今世人多以浮华相尚,许子将为其领袖,他如能为明公用,则明公如虎添翼,如不能为明公用,则是徐州又多一州伯矣!”
“浮华”也者,有多种涵义,可指士人不专心学业,也可指华而不实,荀攸此处话中的“浮华”则专指的是夸夸其谈、虚造声誉之意。“浮华相尚”,说的便是当今士人互相品题,热衷於交游求名,以博美称,从而达到或出仕高职、或影响舆论之目的的这种现象。
往昔私下里,荀贞、荀攸议论时政,说及两次党锢的时候,荀贞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两次党锢,其中固有宦官打击士人的原因,可究其源头,却也是士人自己种下的恶果:孔子云“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而当代的士人做到这一点了么?因尚“浮华”之故,士人交游结党。他们结的这个党,本是为求互相品题、抬举,然当不可避免地牵涉进与宦官的斗争后,这个党就不再只是单纯的品题之党,而是自然而然地转变成了政治集团,试问之,若非士人中的确有这样的政治团体存在,宦官又怎能接连两次以党锢来打击士人?网首发
当然,这不是说宦官对,士人错。
可归根结底,说到权力,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看到臣子结党的,臣子结党,势必会削弱皇权,所以,当宦官抛出士人结党这个借口后,出於打击士人势力之目的,党锢就在所难免了。
也正是因为“浮华”之徒随着时间的发展,到最终必会形成一个一个的“政治团体”,所以,荀攸才会说许劭到徐州,“不一定是件好事”。
试想一下:许劭才到徐州没几天,就又是有徐州的士人登门求评,又是有寓居徐州的外州士人特地前来投做其宾客,可以料想,假以时日,那些得到许劭评点的士人、那些投到许劭门下的宾客,必然会越来越多,而必然也就会由此而形成一个以许劭为中心的小集团,甚而会是一个大集团。当他们成为一个集团后,无论其规模大小,他们肯定就不会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